常曦低頭垂首默然不語,如果換做是未踏入修仙界的他聽聞害死父母的魔族是從他們駐守的嘉峪關長驅直入九州,此時應該會站起身來狠狠的給面前這個華發男子一巴掌,質問他們為什么不死守嘉峪關。
但是此時他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懵懵懂懂的無知少年,連二師兄他們都只能在犧牲大師兄的前提下僥幸逃得性命,他還能苛求什么?讓二師兄三師姐他們悉數戰死在嘉峪關,這樣就能阻止魔族大軍南下了嗎?
二師兄收拾心情站起身來,面帶欣慰道:“再之后便是你和莘彤來了這后山,總歸是為這氣氛許久一塵不變的后山帶來了新鮮血液,從明日起就開始跟隨我們修行吧,今日趁著天色尚早,在這后山中隨你的喜好尋一處地方結廬搭屋用作休息即可。”
訴說良久二師兄也有些乏了,但也不忘給常曦大開方便之門,似小師弟小師妹這樣的后輩弟子哪輪得到他們隨意在后山中選擇住處,往往都是就近安排,這樣才方便使喚小師弟燒水砍柴做飯,但二師兄話到嘴邊卻又收回,似這等能在后山中隨意選擇居所的權利恐怕也只有最初的大師兄才有這等權利。二師兄心中想到,就權當是給小師弟的一點微不足道的補償吧。
常曦不是那手持八卦羅盤擅長風水堪輿的搬山道人,也沒有花費工夫去尋思后山有沒有哪處典籍中記載的濁氣下沉清氣上升的靈脈匯聚之所,拜別了二師兄后,和莘彤手牽著手一起漫步在如詩如畫的湖泊邊,在離紫薇花海不遠處的竹林旁選了一處清幽境地,從這里遙遙可見湖心天波亭的模糊輪廓,三師姐婉轉悠揚的琴聲隨波逐流,竹下聞琴曲,倒也頗有一番別樣意境。
翠竹看著與俗世中的竹子并無多大詫異,卻根根硬比金石,甚至連同竹葉都鋒利如刀,常曦絲毫不懷疑若是將這些竹葉交于神器峰,定然能夠煉制出見血封喉的竹葉暗器。
常曦以神識御劍三柄在竹林中開辟出一片凈土,深諳木工活計的他對付起竹子來再簡單不過,隨著每一劍揮下,埋藏在心底深處的回憶一點點涌現在腦海。
小時候他便在山林中摸爬滾打,經常與小伙伴們在毛竹林中尋得通體無毛的老竹竿,帶上柴刀砍下老竹竿拖回家去,由村中篾匠編織成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具。他仍清楚的記得不顧家人反對跟著英俊老爹私奔上山的娘親寫的一手漂亮的好字,是小山村里最有學識的人,逢年過節村子里的春聯和喜字統統出自娘親手筆,為了減輕家里負擔,常曦還經常入山尋找嫩竹砍下帶回家中,泡制成竹木漿做成精細紙張送給母親用以練字。
竹屋輕車熟路的搭建完成,在莘彤鳳凰真火的熔煉下,硬比金石的翠竹和竹葉熔鑄成一體可以遮風擋雨。莘彤沒有離去,她就著身旁男人的肩膀依靠坐下,耳畔是琴聲和竹風,兩人靜靜享受著這份簡單而又難得的清幽意境。
觸景生情,莘彤抬起手指輕輕抹過常曦不輸與她的豐潤唇角,目光迷離,輕聲呢喃道:“吶,如果我們能就這樣安安靜靜的廝守到老,那該多好?”
身旁不解風情的鋼鐵直男硬邦邦的開口:“怎么會呢,你都服用了七虹靈韻煉制的駐顏丹,想老都老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