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曦腳下似有千鈞重,他一邊以莫大毅力抵抗那股撕扯記憶的痛楚,一邊在奈何橋上邁開步伐。而在常曦身后的那些走上奈何橋的人,一開始都對那股撕裂感略有抵觸,但很快他們就放棄了抵抗,每走出一步,面龐上和眼眸中代表神智的光芒愈發衰弱,直至最后幾近于無。
奈何橋的另一頭坐著孟婆,只是這所謂婆字用在這樣美麗的婦人身上似乎總有些不妥。原來孟婆并不是陽間人們嘴中口口相傳的那面容蠟黃拄杖舀勺的陰使,竟是一位姿色容貌稱得上是禍國殃民的端莊美婦。
略施粉黛身批鮮紅衣裳的孟婆,宛如是黃泉路上最艷麗奪目的彼岸花,一勺由陽間無數愛恨情仇的淚水與忘川河水熬煮的孟婆湯喝下,這一世的悲歡離合都將全部忘卻,一切的愛恨情仇都將化作過眼云煙,一世的浮沉得失都會隨著這碗孟婆湯忘記得干干凈凈。
這一個忘字,難得更難舍,耳畔回蕩著忘川河水潺潺,其中百般味,世上嘗不來。孟婆對著每一個走過奈何橋的死去靈魂輕聲詢問著什么,面色恬靜,沒有一絲不耐煩。
在得到死去靈魂們的答復后,孟婆便從身旁的一尊大鼎中舀出一碗孟婆湯讓他們喝下。
如黃泉路上彼岸花開的孟婆紅唇輕啟,歌謠聲漸起。
“誰人說,不相忘,莫忘。”
“誰曾想,歸故鄉?”
“誰耳畔,凄凄聲回響?”
“沉浮一生半紙荒唐。”
“看,眾生相。”
“嘆,歡喜悲傷”
“煮千年濁湯,斷舍離,空一場。”
“六橋外幽冥鄉。”
“貪念癡妄。”
“守寒臺寂寥,渡世人,過望鄉。”
“斷俗世多紛擾。”
“往昔三月江南柳飛花生香。”
“誰曾許下綿綿情意長?”
“輾轉一夢惶然初醒淚滿妝。”
“不如隨我醉飲杯中湯。”
“從此陌路相忘,無傷亦無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