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武塔,這位名喚沈向東的清雋老者可算得上是聲名遠播。
原本是東府最大的鹽幫首領,縱橫大甘東南,販賣私鹽,搶劫朝廷貢品,更是殺了好幾位封疆大員,朝中人人驚懼,一時竟無人愿去大甘東南的富饒之地任職。
朝廷屢派大軍征討,都沒有成功,要么連個人影也找不到,要么被這個鹽幫打得倉惶四竄,最后一次五萬大軍征討,活下來不足一萬。
萬隆帝震怒,斬了主帥,命淳親王親率十萬大軍和十萬水軍,一舉平定東南。
出兵之前卻不知為何沈向東竟被天南宋家設計擒獲,押解到了卓城。
這一路宋家也折損了許多高手,萬隆帝龍心大悅,有感宋家之功,不顧朝中幾個大臣的反對,賜了宋崖余南王之號,朝中余眾皆贊萬隆帝洪福齊天,有宋家鎮守大甘南境。
初時幾年還好,一應納貢錢糧都為其他數州之冠,只是朝廷索要越來越多,這宋家的貢品卻越來越少。
若得朝中官員催促督辦,也只是陰奉陽違,漸漸有些尾大不掉。
淳親王本起意鏟除禍患,朝中卻有不少大臣極力反對,就是萬隆帝后宮之中也傳來反對之聲,出兵一事未成定議,就已經鬧得滿城風雨,宋家早早得了消息,差一點起兵自立。
此時恰逢西戎勢大,萬隆帝和淳親王無奈,將萬隆帝的一個親妹妹嫁給宋崖余,并許了宋家所處之地余州,一應官員除了都督,就連知州都可由南王王府任命。
此令一下,這才穩住了宋家,宋家隨后數年也按時進獻貢品。這幾年朝中除了淳親王和萬隆帝,再無人提南征一事,便是萬隆帝的親妹死在天南也都不了了之,朝廷也沒有過多責問。
沈向東素有潛龍之稱,全盛之時大甘朝廷得報在蒼洱州聚十萬之眾,可算得上是兵強馬壯,只是個中詳情便不得而知了。
蒼洱州以珍珠珊瑚聞名于天下,除了大甘采買之外,西域北疆以及南方諸國皆有用度。沈向東雄踞蒼洱之時,雖說每年珍珠珊瑚出產少了許多,不過價格倒未有多大的變化。
被宋家擒獲后,蒼洱鹽幫也自消散,宋家獲
功,朝廷特許宋家可在蒼洱行商,免其十年的稅賦,算是借了沈向東的名聲。
沈向東被押解到卓城已經過了數年,朝廷沒有殺他,只為江湖傳聞沈向東秘藏了一份富可敵國的寶藏。
王城之中覬覦者甚多,反倒誰也不敢落人口實,自然更舍不得就這樣殺死沈向東,便把他關在天牢之中,一直留到今日。
直到李落說起,萬隆帝這才記起沈向東和他的寶藏,略微躊躇,便即準了。
當日李落帶了萬隆帝手諭,到天牢去見沈向東,獄卒急忙將李落引到了沈向東的監牢,戒備之森嚴,比當日太師于乘云的監牢不遑多讓。
李落暗暗搖頭,走到牢門,向里望去,見一位老者正躺在錦榻之上閉目養神,聽到李落進來,一動不動。
牢房之內一應桌椅,準備齊整,李落極為詫異的四處打量了一番,回頭問道“怎么天牢之中還有這樣的牢房”
獄卒唯唯諾諾,只道是府尹大人安排的,自己也不知是何緣故,正在這時就見牢房內沈向東翻過身來,冷哼一聲道“明知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