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風水輪流轉,咱們比之當年對他們已經寬仁太多了。當前他們滅亡在即,卻還想保留上都,占據漠南,還意圖卷土重來,怎么可能”趙昺笑道。
“哼,癡心妄想”鄧光薦不屑地道,“偽酋至今還看不清形勢,以為還能守住大都城,等來援軍迫使我軍撤圍之日,看來只有一戰了”
“陸相以為還有必要談下去嗎”趙昺轉而征詢陸秀夫的意見道。
“當今我朝已經完成攻城的一切準備,物質準備充足,諸部已經完成補充并整訓完畢,士氣高昂,就待陛下一聲令下了”陸秀夫言道。
“如此可以向蒙元使團發布最后通牒了,若仍拒絕我朝條件,兩日后將發起攻擊”趙昺見其也無不同意見,點頭道。
“是,臣會即刻轉告蒙元使團,并告知陛下的決心”陸秀夫言道,“陛下,按照慣例,此時我朝可扣押蒙元鎮南王為質,將其留置行營中,是否”
“脫歡曾是我朝大敵,對我們百般欺辱,不斷征伐,而今正可拿其首級祭旗”鄧光薦想起在瓊州時的往事,恨恨地道。
“脫歡早已失勢,又讓鐵穆耳忌憚,已然淪為棄子,因而明知其余我朝有舊恨,仍讓其出使我朝也不過是借刀殺人。而我們斬其祭旗,不僅有悖我朝仁義之名,還可讓敵借機污蔑我們擅殺使臣,使余者不敢降,從而死戰到底”陸秀夫卻是反對道。
“其現在如何”趙昺未置可否,而是問脫歡地情況道。
“不太好,據館吏回報脫歡此次前來郁郁寡歡,似乎對自己的前途十分擔憂,且對鐵穆耳十分失望,不免心灰意冷,又擔心無功而返遭其報復”陸秀夫答道。
“朕想與其談談,若是能將他勸降歸附我朝,有利于我們招降蒙元余部,穩定草原形勢”趙昺聽了點點頭,思索片刻道。
“陛下提議甚善”陸秀夫言贊道,“脫歡曾是忽必烈汗最為喜愛的兒子,在其諸子中封地最為廣闊,草原上有數萬戶部民投下。且脫歡鎮戍江南十數年,掌管數十萬兵馬,當下雖被剝奪了兵權,卻仍有舊部在軍中效力。若其能夠歸降我朝,可抵數萬兵馬”
“臣以為還要慎重,脫歡乃是鐵木真嫡系子孫,若是其只是迫于形勢歸降,一旦有機會重歸草原,諸多舊部來投擁立其為汗,恢復蒙元,必成我朝大患”鄧光薦反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