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滅國已不可避免,殿下可否想過歸附我朝”趙昺又問道。
“陛下不打算殺我祭旗”脫歡愣了下輕笑道。
“朕并非嗜殺之人,當年我朝開城請降,大元也未曾將臨安城的皇室宗親斬盡殺絕,只是押送大都看管,還加以敕封供養”趙昺言道。
“國破家亡,我即為成吉思汗的子孫,又怎能投降異國。就算陛下開恩,念及舊情不肯殺了我,但做一輩子囚徒又與死何異”脫歡搖搖頭道。
“鐵木真汗一世英雄,殿下既然為其子孫,難道就想讓其絕嗣,自此沒有后人祭祀成為草原上的孤魂野鬼嗎”趙昺再道。
趙昺知道直至現代草原上依然保留著一支奇特的民族,他們專司祭祀成吉思汗,為其守靈。而這些人從成吉思汗歸天的時候開始,就從最忠誠的部隊里面進行人選,就從那時起,這些專門進行祭祀的亞門特和成吉思汗的守陵人有了一個專有名稱達爾扈特。
達爾扈特是蒙古語,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擔負神圣使命的人”,他們將守護成吉思汗的陵看成一種神圣的使命,族人不擔任任何官職,不負擔任何官差徭役,亞門特有個,實行世襲制,以家族的形式傳承。
元朝一統天下后,忽必烈欽定“太廟室四季祭祀制度”,將四時大典納入國事活動。他規范了祭、祭詞,明確了守護、祭祀職責,并封官許愿,正式以太師、太保、宰相、洪晉等大臣的職位命名管理、負責祭祀的人員。這些職位統稱為“亞門特”,是守陵人的貴族。
“陛下,亦認為鐵木真汗是英雄”想著南朝皇帝將死對頭的先輩稱為英雄,脫歡有些難以置信地道。
“排出個人恩怨和民族仇恨,即使是朕也不得不承認其是個蓋世英雄,鐵木真汗起于微末,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敢統一了大漠南北,結束了草原上的動亂。其后又滅金和西夏,揮兵西亞,克城無數,滅國上百,威名傳遍歐亞大陸,開創了舉世無雙的帝國,怎能不讓人敬佩和向往”趙昺道。
“陛下能放棄個人恩怨,對鐵木真汗做出如此評價,讓我敬佩不已。若陛下能夠保留成吉思汗在草原上的靈帳,不加以損毀,我愿退隱草原做一個普通的守靈人”脫歡施禮道,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