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趙昺展箋一看,可能事出緊急,傳出的情報并沒有以密碼編寫,他草草瀏覽了一遍吐出口氣道。
“陛下,城中發生了什么事情”陸秀夫問道。
“城中內亂起于我朝的最后通牒。李思衍回城復命后,朝堂上起了爭執,寧安王阿難答大罵其辦事不利,喪權辱國,將其當堂痛毆了一頓。隨后又詰難一干漢臣蛇鼠兩端,一旦開戰說不準就做了叛徒,便提議殺盡城中所有前朝降臣和漢人,以免開戰時腹背受敵”趙昺簡述道。
阿難答的提議受到蒙古宗王勛貴的支持,但是被安童和闊里吉思制止,總算沒有血濺當場。但散朝后阿難答以清君側為由暗中勾連一批軍中蒙古軍將,在當夜起事入皇城殺人。天黑后,其調動所部人馬,同謀者打開皇城東西兩門放其入內,他們入城闖入漢臣府邸大開殺戒,劫掠錢財。起初尚有節制,可很快殺紅了眼,漢人不論官民皆遭屠戮,財物搶劫一空。
其時又有蒙古宗王相呼應,趁機率家兵護衛加入其中,一時間皇城中各漢人聚居的坊舍血流成河,尸橫遍地。混亂之際,那些居于城中的閑人潑皮趁火打劫,冒充軍卒劫掠商鋪和蒙古人家宅,引發了蒙古人間的自相殘殺,動亂波及整個皇城。
由于情況不明,鐵穆耳擔心是有人欲挾持自己降宋,下來駐守宿衛宮城的蒙古侍衛親軍諸衛嚴守宮城,不得出城鎮壓。令樞密院遣兵驅逐,而當安童等人調動兵力入皇城彈壓時,場面已然失控,連殺數將也無法禁止,連阿難答對本部兵馬都難以約束。
動亂引發了漢人逃亡,也有向外城擴散的風險,安童令封閉皇城各門,雙方又是一場廝殺。而此時李思衍、董文用等一班上百漢臣官吏皆死于刀下,連親近漢臣的不忽木等色目人等也受到波及,不少人死于動亂其中。而那些北行的南朝宗王、降臣,儒士幾乎無一幸免,家人被殺盡,房屋被焚毀。
“天作孽猶可恕,人作孽不可活”鄧光薦聽罷嘆口氣道。想當年大宋京城失陷,皇帝北行,他們紛紛叛降投元,許多人謀取了榮華富貴,可誰能想到天道輪回,而今卻仍然成了新主子的刀下鬼,滅亡前的祭品。
“朝堂內訌,眾叛親離,看來蒙元真是大限已至,我朝當興”江璆激動地道。
“陛下,空中偵察的消息已經傳回,當下除宮城尚顯平靜外,皇城的動亂已經波及到外城,引發漢人的恐慌,可見人群不顧宵禁四處逃散,巡城軍卒不能禁。而夫役營似發生炸營,不僅有喊殺聲,還有人焚燒倉廩,導致濃煙遮蔽視線,難以看清詳細情況”這時徐無難又送來了消息道。
“陛下,時不待我,開始攻城吧”江鉦再次請令道。
“陛下授天命,登大寶,興義師,討賊滅元。而今蒙古人野蠻成性,屠戮我朝舊臣,殺害我族百姓,此刻正是順應天意,殺賊救民之時,還請陛下下旨攻城”陸秀夫施禮道。
“請陛下下旨”殿上眾臣齊齊施禮道。
“好,準眾卿所請,即刻造飯,丑時攻城”趙昺高聲準奏道。
而心中卻是不滿的滴咕,此時得知蒙元朝廷內亂緣由,也不再提什么違諾失信了,都急著趁其病要其命了。要依他就再讓子彈飛一會兒,亂子鬧得再大一些,他們自己殺得七七八八了,也省的自己動刀了。
要知道后世的明朝滅元,大汗搶先北逃,明察大將徐達領兵攻入城中,將城中八十萬蒙古人殺的只剩下一萬五,惹的后世口誅筆伐,說其殺戮太重。可自己手下這幫人卻求功心切,若是再攔他就成了眾失之的了。
“轟、轟、轟”隨著第一聲攻城炮響傳來,炮聲逐漸由稀疏變得稠密,漸漸分不出點數,連成一片。殿中眾人雖然離著戰場直線距離尚有數里之遙,但仍能感覺到地面在顫動,平靜的水面蕩起漣漪,池中的大魚都受不了震蕩而躍出水面,他們站立的大殿頂上的塵土也隨之簌簌而落,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