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不是冷了,我生堆火吧”好在倪亮并沒有在意殿下話中的破綻,站起身左右看看想找些樹枝道。
“不要生火,否則會招來韃子的。”趙兵急忙說道,現在元軍正到處搜捕他們,點火正等于給敵人報信了。
“哦,還是殿下想的周全。”倪亮憨笑著坐下道。
“阿亮,你的武藝是不是家傳的,我看十分厲害啊”趙兵怕他再瞎忙乎,趕緊岔開話題道。
“嗯,我爹更厲害,他可是皇帝欽點的武狀元,授翊麾校尉,只是一直未得啟用。”倪亮點點頭不無自豪地說道。
“大宋若是多些倪狀元這樣的忠義之士,如何落得如此狼狽。”趙兵有些感慨的道,他知道一個朝代的更迭,雖然外族入侵是主因,但往往也是一個國家政治最為黑暗腐朽之時,奸佞當權,有識之士受到打壓,一個國家豈能不亡。
“父親常常感嘆自己空有一身武藝而無法報效朝廷,希望有一日能上陣殺敵為國盡忠,聽說陛下蒙難泉州后,他散盡家財召集鄉勇勤王,沒想到他卻一戰而歿。”倪亮凄然地說道。
“倪狀元為國盡忠,死得其所,定能流芳百世。”趙兵心中也不好受,而自己安慰的話卻顯得蒼白無力,“待我們脫險后,我定請娘娘重重封賞,你可返鄉再建家園。”
“不,父親叮囑要保護殿下,如今韃子肆虐,我怎能離開”趙兵以為經歷了如此大變,倪亮會接受自己的安排,沒想到他卻斷然拒絕了。
“你如此待我,我定不會負你”趙兵沒再多言,只是翹起腳拍拍倪亮的肩膀。前世常言生死之交,可那是酒桌上套磁的寒暄,他也常以此回應,但他明白其中的虛偽,更沒有人會將此刻的信誓旦旦放在心上,而此時他卻是出自于肺腑,發于靈魂深處。可他萬萬沒想到為這句誓言自己終生與其糾纏不清,也很快付出了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