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云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也就是說個人德行比才干更重要,因此在用下屬時最好選擇德才兼備之人,其次選擇德勝于才者,再不濟也得是才勝于德者。
趙昺眼前這三個口稱主公的人在某些人眼中絕對是小人,甚至是該殺之人。趙孟錦兵敗棄城而走,導致城池被攻破、主將戰死,那是嚴重的失職行為;而鄭虎臣違抗圣旨、公報私仇殺了賈似道,更是十惡不赦;商人更是不堪,他們斤斤計較、錙銖必爭、以投機得利,掙得都是黑心錢,本就是賤民,豈能輕易收入府中,給予重任。
但趙昺卻不完全這么認為,以他這個后世人的眼光來看這些罪狀并不能算全是過錯
趙孟錦明知敵人勢大,仍然領兵出城襲擾敵軍,那是懷著必死之心的,而他也確實盡力,在被敵人包圍的最后關頭,還力戰不止,直到被敵人暗算落水,只是僥幸未死,分明就是活著的英雄;再者他也并沒有逃走,也曾設法回城,可真州早被圍得水泄不通,又如何進得去,但那些君子看來他沒有與城池共存亡便是失節,德行有失。
鄭虎臣違旨殺賈似道不說現在朝野如何評價,也不說其該不該殺,可趙昺卻知道后世都是一片贊賞之聲。而他還知道些其中隱情,其殺奸相不是自作主張,而是暗奉了福王趙與芮的命令行事。但鄭虎臣在被朝廷追究的情況下也沒有以奉命行事為自己開脫,即便今日也沒有向他透露一字,獨自扛著公報私仇的黑鍋,這說明其是個講義氣、重諾言的漢子。
莊世林這個人,趙昺前世就沒聽說過,即使現在估計除了圈子里也無人知道的這么個人物,可以說只是個寂寂無名的小商人,只是因為從事的行業而讓人瞧不起。而趙昺看來商人重利這沒有什么不對,他們投機說明有眼光,斤斤計較更是敬業的表現,只要不是坑騙,掙了錢那是人家的本事,與缺德根本不沾邊。
而趙昺接受他們的投效,除了看事情的角度和評價標準與此時不同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自己真得是缺人啊別說現在這三人沒什么大毛病,就是有些小節上的問題也得留著,毛爺爺也曾經說過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嗎,非常時期也讓他不得不放棄當初的用人標準
趙昺清楚自己此刻勢單力孤,且礙于身份行動不便,只有盡最大可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才能逐步做大自己的人脈基礎,而這不管是今后的戰爭,還是可能發生的政治斗爭,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決定勝負的因素。再有人家條件也不高,只是想找一個庇護之所,又送上了那么大一份厚禮,自己若是辜負了這一片好意,恐怕他們心中還會不安,以為自己拒絕效忠呢
咄咄突然艙板發出幾聲敲擊聲,趙昺面色一凜,他擔心隔墻有耳,有人聽到了他們的談話聲,而沒等他吩咐,剛剛還像石頭人似的倪亮已經擎刀在手竄了出去。
“壯士莫急,是自己人”鄭虎臣邊說邊伸手拉倪亮,他情急之下也是用上了力氣,卻被其輕易掙開,而倪亮反手將刀架在了他的肩膀上。
“殿下”刀架在脖子上,鄭虎臣不敢再動看向趙昺道,而心中卻無比震驚,自己好歹也是武進士出身,又在邊境上與敵廝殺過,現在雖說上了點年紀,可竟然沒有能在這個年輕人手下走過一招便被制住了。
“倪亮”趙昺喊了一聲,又擺手讓其退下,倪亮這才收刀退到了殿下身前,可眼卻不離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