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和皇兄每日為國操勞,孩兒年幼,既不能領兵上陣殺敵,又不能統領黎民,形同廢人一般,能為母后和皇兄分憂一直是兒臣之愿,如能讓蒙古人退兵,兒臣愿意出質。只是”趙昺說得堅決果斷,卻在最后猶豫了一下。
“只是什么”
“兒臣怕出質之后,不能時時給您請安,不能陪皇兄玩耍,我會想你們的。”趙昺猶豫了下撇撇嘴作出一副欲哭的樣子喃喃說道。
“乖孩子,母后也舍不得你遠赴那苦寒之地。”楊太后聽了又忍不住垂淚,攬過趙昺說道。
“母后,為了社稷兒臣不怕,我會只在心中想的,不會告訴別人的。”趙昺仰著臉抹了把眼淚說道,他知道此刻是關鍵的時候,做戲必須全套,只能忍著裝天真,不過看著楊太后悲痛欲絕的樣子心中還是有些愧疚的。
“娘娘,衛王殿下小小年紀真是深明大義,明知要前往虎狼之地,為社稷、太后和陛下甘愿赴難,老奴都佩服的緊啊”竇興在邊上言道,“老奴也覺得陳相說得有理,如今之計和議乃是上策,還是早下決斷的好。”
“這六哥兒如此年幼,遠赴大都萬里迢迢,奴家如何能放心的下。”楊太后悲戚地道,把趙昺摟的更緊。
“太后,老奴也明白,但也應以社稷為重,不要負了太皇太后的期望。”竇興又勸道。
“母后不要為兒臣擔心,能保全社稷,兒臣即便死了也對得起列祖列宗了。”趙昺從太后懷中掙出來跪下說道。
不過趴在地上的趙昺心中是暗罵不已,竇興這老東西不知道收了陳宜中多少好處,一個勁兒的幫其說好話,不過若是陳相知道最終幫的卻是幫了自己,那時不知道臉色會如何。而太后以他所想其心中肯定也對和議心有期待,畢竟現在坐在寶座上的是她的親兒子,社稷江山反倒在其次。現在她猶豫不決一個是擔心外人非議,另一個畢竟她是個女人心腸軟,如此只是求個心安。
送上門來的東西,趙昺可不想放過,一旦允許自己開府,和議不成也木已成舟,他們后悔也晚了,自己卻能完成計劃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后邊的事情推行起來也少了許多阻力,起碼在名分上占據了優勢,天下兵馬大元帥這頭銜還是很有號召力的。
“只是苦了我的孩兒,讓奴家將來如何有面目去見俞家妹妹。”楊太后沉默了片刻,突然又放聲大哭。她一哭,趙昺大松口氣,這表明其決心已下,而自己開府基本也就成了定局
趙昺又陪著楊太后哭了一會兒,便被打發到后邊與小皇帝玩兒去了,而與此同時竇興奉旨開始召朝中的幾位宰執進宮議事,這也印證了他的判斷,議和已經不可逆轉,他也盼著不要因為自己的到來讓這段歷史發生變化,從而使蒙古人改了主意,真把自己給弄去跟四哥兒皇帝去作伴,那可真就成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有了心事兒的趙昺自然也沒有心思再陪皇帝哥哥玩兒下去了,趁前邊還在議事找了個理由趕緊向不大高興的皇帝哥哥辭行,以防止太后將自己扣留在宮中。他擔心自己回不去再傳出自己將出質蒙古的消息,府中還不得頃刻鳥獸撒,那時候就真得一點回旋余地都沒有了,想溜都沒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