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趙昺看看應節嚴也是一臉苦相,揶揄道。
“好詩啊,可是殿下所作”
“哪里來得好詩,不過是有感而發,信口胡謅。”一不小心又說走了嘴,這詩的作者他爹還不知在哪呢,趙昺又忙對付老頭兒的追問
阿嚏、阿嚏
“是著涼了,還是被他窺破了”騎在馬上的江萬載猛然打了兩個噴嚏,心口有些發慌,他勒馬放慢速度回首向來路方向看看喃喃自語道,“哼,只要他有歪邪之念,就不要怪老夫了。”
今日在殿下的勸說下,江萬載本已有意協助,但當偶然看到放到幾上的那張應節嚴書寫有關事務局一干職案的配置和人員安排時,發現其設置涉及軍政兩方,且職能齊備。使他猛然醒悟殿下想開府只怕不是一兩天的事情,而是早有部署。
其后殿下所言更加激烈,要做梟雄,而其種種表現和言語中也透露出為達目的會不擇手段的意思。那么其定是能得到朝廷準許最好,若是不成也必會另尋機強行離開。且其府中已有了一支不可小覷的護軍,若被攔截說不定會做出自相殘殺,挾制太后和陛下之事也不無可能。
此刻江萬載又想起應節嚴曾說過殿下夢中遇仙,桌上所留的偈語有兩句是管鮑亦分馬,江斷水自流,再有最近流傳甚廣的童謠中的浪頭高,船行險,大王小王難成雙。這兩件毫無關聯的事情似乎都是指向兩王必將分離,再結合殿下所為,他不得不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而自己也應順天而為。
江萬載又記起偈語后句蚯蚓降龍時,進而想到衛王雖是龍孫,但與陛下相較仍是泥中小蟲,其若降龍豈不是將來要弒君篡位,而應節嚴明早知其意卻依舊傾心輔佑,顯然也懷有不臣之心。但他不得不承認殿下現今顯露出的才智和機謀遠勝當今陛下,尤其是其在逆境中表現出的堅毅與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性格又讓他心生愛才之心,不忍痛下殺手。
在順天意,還是盡本分之間一番權衡后,江萬載艱難的做出決定讓衛王遠離朝廷為好。可他還是留下了后手以防不測,而趙昺只猜到了結果,卻沒有猜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