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即赴國難,早將生死置之度外,又何懼其刀槍”鄧光薦冷哼聲道,似在怪應節嚴小視于他。
“好,有膽魄”應節嚴再贊一句道,“軍中上下不是鄉佬子弟,便是舊日相知部屬,有人犯法違紀,眾人必會求于門上以求寬免,你可能不為人情所動”
“國法軍紀重于泰山,怎能為人情輕動,吾絕不會做出徇情枉法之事,旦有所為甘愿以死抵罪,吾今日愿立下重誓”鄧光薦凜然道。
“先生,監察軍紀日夜與那些粗魯軍漢為伍,操勞自不必說,還難免被人誤會,損了名聲。”趙昺見火候差不多了,出言道,“先生若想離府,瓊州軍縣皆有缺額,先生盡管挑選,同樣也是為國出力,如此可好”
“殿下,我愿立軍令狀,不能整肅軍紀敢當軍法”瞅著同僚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殿下又誤會自己在求官,讓鄧光薦羞得無地自容憤而言道,抄起紙筆就要寫。
“中甫,不必如此,殿下也是好意”應節嚴急忙阻攔道。
“先生真要如此”趙昺正色問道,這真是打將不如激將用,兩人已經把鄧光薦逼到絕路上了,再說便過了。
“殿下,我甘當此職,絕無謊言”鄧光薦肯定地道。
“好,今日便由先生為廣南西路廉訪使,專司監察軍政各級官員,懲戒不法,以肅國法軍紀”趙昺起身板著小臉說道。
“謝過殿下,臣必不辱使命”鄧光薦聽了大喜,施禮道。
“中甫,此職重大,正人先需正己,切不可辱了清名”應節嚴也告誡道
接下來,三人又商議一番,以為仍以府中鐵律為骨,進一步細化成文后,再予以頒布,告之全軍,使所有軍將耳熟能詳。而制定軍規和懲戒條例的重任就落在鄧光薦身上,隨后應節嚴又說了些治軍的經驗之談及軍中的潛規則,告誡其不可魯莽行事引起眾怒,進而激起兵敗,便難以收拾了。
“快到瓊州了”三人一番長談不知不覺間已到黃昏,趙昺抬首發現船隊已經進入瓊州海峽,夕陽下大陸一側海岸線隱約可見,如果順利明日清晨便可抵港。而欣喜之余,他心潮難平,自己多日的努力終于實現,但能走多遠依然是未知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