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蔡喬有些失望,但轉念一想能讓陛下如此重視的人定也不是尋常人物,又追問道,“那是哪位當世大儒,或是奇人異士啊”
“船上是文相”
“文相,文相在那只船上”蔡喬作為皇帝的身邊人,當然知道文天祥前兩個月被敵軍俘獲,卻沒想到其就被囚在離他們咫尺之遙的敵船上。
“閉嘴,你怕別人不知道啊”趙昺左右看看低聲喝道。
“陛下,文相有功于朝廷,又忠心耿耿,為何”蔡喬也跟著陛下向兩邊看看,除了邊上的幾個侍衛并無他人,暗松口氣不解地問道,他實在不清楚陛下為何要保守這個秘密。
“因為朝中有人不愿意文相歸來,想要他做烈士”趙昺撇撇嘴說道。
“哦,屬下明白了,此事絕不會外露一字”蔡喬一經提點立刻清楚了,朝中現在并不似看著那么風平浪靜,而是暗流洶涌,文相一旦歸朝必會改變當前的格局,他們當然不會希望文天祥歸來,若是知其在元軍之中,也會借刀殺人,想到此他使勁點點頭道,
“嗯,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一旦戰事爆發,若是朕無暇分身,你一定要設法救出文相。”趙昺言道。
“是,屬下定會竭盡所能救文相脫險”蔡喬施禮受命道,可心中卻有些惶恐,暗自后悔這真是好奇心害死貓啊
“咦,前日、昨日和今日這些人頻繁上下帥船,他們想干什么”翻看記錄的趙昺突然發現了什么,喃喃地道。
“陛下,這有什么奇怪,韃子連番失敗,定是在聚在一起商議破寨之策”蔡喬瞄了一眼記錄薄輕描淡寫地說道。
“那你以為他們商議后會如何做”趙昺笑笑問道,他清楚經驗豐富未必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尤其是那些老手想的太多,往往還不如新人的直覺準確,因此也想聽聽其的想法。
“屬下以為敵軍定是要做拼死一戰”蔡喬說道,“元軍久戰不下,必然軍心浮動,不利僵持。而張弘范又是漢將,連連受挫之下定會引起蒙將的不滿,他焦躁之下只能發起決戰,以給敵酋個交待。”
“若是讓你指揮,你會如何布陣”趙昺點點頭,這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接著問道。
“韃子攻城最擅長的便是聲東擊西,圍三缺一,破敵棄城,然后隨后掩殺,在追擊中趁亂殲敵。不過此次韃子意在滅我行朝,故擔心陛下借機突圍而去,我想圍三缺一并不適合,即便使用此策也會暗伏一軍行前后夾擊之計。”蔡喬邊想邊回答道。
“不錯,大戰在即,要不要將島上的兵力撤回水寨之中呢”趙昺看向崖山島方向自言自語道,情況已經基本明了,但如何取舍還是真有些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