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書,我樞密院為何沒有接到軍報,反而是你兵部卻先行獲悉,該不是假報軍情吧”同知樞密院使王德起身冷笑道。
“哼,大戰當日一畢,陛下便遣哨船尋找李恒下落,可當時樞密司已經逃的一個人都不剩,陛下只能交予兵部辦理,你們不知又有什么奇怪”王道夫冷哼一聲道。樞密院和兵部同是管軍,但樞密院侵奪兵部之權甚多,因而兩個部門向來是不對眼,見面就掐已成了傳統戲碼。
“你”王道夫的話可謂正刺中他們的痛處,王德不由氣結,緩了一緩才道,“韃子逼近中軍,我等乃是顧忌太后安危才先行撤退的,怎是逃走”
“你乃是強辯,軍隨旗走本是軍中常理,難道你等不知。帥船一退,軍陣崩亂,若不是陛下豎起皇旗,險使全軍崩潰”王道夫越說越氣,憤然道,“稟太后,臣要參同知樞密使王德棄軍而逃之罪”
“臣也附議,太傅身為朝中重臣,軍中之首,在戰事緊急之時卻撞破水寨挾持御舟逃遁,棄陛下安危于不顧,若不懲處何以振軍心”陳仲微也起身奏道。
“太后,臣要參殿前禁軍都統蘇劉義,其身為一軍之帥,卻怯戰逃離,以致兩衛失守,陷朝廷與陛下于險境,理應重處以振朝綱”禮部尚書徐宗仁也起身奏道。
“啟稟太后,太傅乃是掛念太后的安危,搶先離營也是情有可原,絕非棄君而逃,還請太后明斷”參知政事夏士林見眾人紛紛彈劾張世杰等人,急忙起身維護道。
“夏知事,你受命在殿前軍督戰,主將棄軍逃走,你理應勸阻,行監軍之責。但你非但視而不見,還為其辯解,當以同謀論處,以正法紀”吏部侍郎趙樵又將矛頭對準了夏士林。
“太后,臣忠心侍國,絕無叛心”夏士林聽了也是冷汗直流,轉身向太后言道。
“此等奸人怎能居高位,請太后將其治罪”
“這等人形同叛逆,理應處斬以正風氣,震懾宵小”
“稟太后,連日間朝中眾臣紛紛聯名上奏,彈劾太傅張世杰、右相姚良臣、參知政事夏士林,殿前禁軍都統蘇劉義等人,奏章如雪,應接不暇,請太后御覽示下”正當眾人理論之時,陸秀夫起身奏道。
“太傅,你如何解說”楊太后輕咳兩聲,眾臣立刻噤聲,她緩緩說道。
“太后,臣有罪”張世杰聽了站起身言道,他千算萬算也沒有想到這班文臣會突然一邊倒的向自己發難,面對如局面讓他有些措手不及,同時又感到無比的委屈和憤怒,但也知道一旦處置不好,自己這次真的會被這些酸儒扳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