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秀夫的回答中規中矩,也正是大宋二百年來一直想要做的去除冗官、冗兵、冗費,并沒有什么創意,屬于以節流的方式減少消耗,增加稅收借以增加財政收入,但其增稅的方式又以其減少百姓負擔的愿望相矛盾。而趙昺卻以為其的主意不僅缺乏新意,且相互矛盾,并十分理想化,一字概之就是臭。
“陸相,你以為當前情況下精簡官員合適嗎”趙昺聽了想了好一會兒,他舔舔嘴唇問道。
“臣以為合適,瓊州不過是一州之地,卻集中了行朝、制司、撫司、州、縣各級官府,機構重疊,難免做事拖沓,推脫,繁雜,若是不精簡豈不官滿為患,且要徒費錢糧”陸秀夫言道,覺得并無不妥。
“陸相,那裁減下來的官員要他們去做什么,消減了俸祿又讓他們何以為生”趙昺反問道。
“陛下又何必為此操心,他們自有門路的”陸秀夫以為小皇帝會提出如何裁減、裁減什么人這些問題,沒想到卻是生計問題。
“陸相此言差矣”陸秀夫說的如此輕視,趙昺聽了心中十分不是滋味,現代下崗職工還給點兒買斷工齡錢,出臺些優惠政策呢
“哦,臣哪里錯了”陸秀夫納悶地問道。
“陸相,朝中的官員在國破之際不論出于何種目的,拋家舍業,不計生死,無怨無悔的跟著朝廷輾轉漂流,難道我們就只因為一句國庫空虛,消減開支便都將他們趕出朝廷嗎”趙昺皺皺眉問道。
“陛下,這些官員于國確實有功,但也應為國分憂,而他們個個滿腹經綸,又有治世之才。出世可輔助君王,退兒也可閉門著書,或是耕讀傳家,怎么會為生計發愁。”陸秀夫言道。
“呵呵,陸相太樂觀了吧,可聽說過一句鄉間俚語最是無用乃書生”趙昺暗自搖頭,其難道也生活在那什么中,干笑兩聲說道。
“陛下,此言臣不敢茍同,若對臣有異還請明示,萬不能如此輕視天下士子”陸秀夫有些惱怒地道。
“陸相,陛下此言話糙理不糙,在我們鄉下那些讀書人若是不能考取功名,離家做官,又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種田禾韭不分,鋤把子都攥不住。也有的為了讀書將家里的田地都賣了,只能給人家做賬房或是收幾個蒙童聊以糊口,所以鄉下人教訓小孩子都會如此說的”倪亮這時傻乎乎地插言道。
“這”陸秀夫聽了張口結舌地不知如何作答。
“十年苦讀只為做官,這話聽著不大順耳,可朕想這其實是大多數讀書人的真實想法,只為能光宗耀祖,衣錦還鄉。不過也是人之常情,誰都想活的好一些,大可不必深究。而這些人學了半輩子經史,只為能取得功名,可也再無所長,不讓他們在官場謀職便等于砸了其飯碗,。前一陣陸相賦閑之時,想也知道其中艱辛吧”趙昺暗叫答的好,因而不但沒有喝止倪亮,反而又踩了兩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