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咚鼓聲隨著小皇帝的命令驟然響起,田真子不敢怠慢,立刻起身下城,二話不說拽過韁繩飛身上馬,直奔蒲府。他清楚戰鼓一響,那就是要開戰了,而沿街備戰的宋軍將士已經起身整理兵器,因此他馬鞭連揮,催馬快行。
鼓是打擊樂器,在戰場上擂鼓使進,助長軍威,這事許多人都知道,但是一通鼓有多少聲恐怕就不清楚了。而趙昺也是來到這個世界才知道一通鼓有三十六聲,三通鼓共計一百零八聲,且其中也是大有講究的。一百八聲,是一年之義。一年有十二個月,每半個月為一氣,因有二十四氣;一氣有三候,故又有七十二候之說。
當然敲響戰鼓除了壯壯威嚴外,亦有計時之意也。一通鼓,整理兵器;打兩通鼓,就將列陣;打三通鼓,迅速就餐;打四通鼓,整裝待發;打五通鼓,站隊整列;待鼓聲齊鳴,然后舉旗,開始進攻。而一通鼓的時間也是不同的,有前發三十六,后發三十六,中發三十六聲急之說,一般說來一通鼓就是一炷香的功夫。
“加快節奏”趙昺看著田真子一溜煙兒的飛奔而去,揮手言道。
“陛下,不再等他回報了”文天祥詫異地問道。
“等他作甚,張樞帥傳令各軍,鼓聲一落即刻發起攻擊”趙昺笑笑說道。
“陛下,如此失信于人,不妥吧”張世杰知道小皇帝剛才談判是有意拖延時間,等待潮水上漲,但剛剛既然已經許諾等其回去商議,可轉身就變臉了,這豈不惹人非議嗎
“陛下只是讓人加快節奏,反正一下不會少敲,來不了是他們動作太慢,豈能怪朕失信但朕已經獲知蒲賊仍在府中,若是再讓他拖延時間,待潮水一退就溜之大吉了”趙昺笑著說道。
“陛下怎知蒲賊仍在府中”張世杰知道陛下是在耍賴,可他一個小孩子,大道理又講的一套套的,你又能奈他何不過他還是好奇陛下是如何獲知蒲壽庚仍沒有逃出城去。
“田真子一上城陛下便幾次試探,吾看其神色不似作假。哦,陛下肯定也早就瞧出來了,否則也不會跟其啰嗦這么長時間”文天祥替陛下解說道。
“樞帥真是實心眼,剛剛那田真子跑的飛快,無非是不想開戰,急于回去勸說蒲賊花錢免災。若是其不在,他又何必行色匆匆呢”應節嚴見張世杰皺著眉,似是在回想此前的情形,于是笑笑說道。
“呵呵,某家愚鈍,竟沒有看出其中的玄機”張世杰這下明白過來了,若是蒲壽庚不在府中,田真子就在城頭上磨嘰不走,大家還真不好殺他,實際上等于給自己弄了張護身符;但是蒲壽庚若是在府中,他去而不歸,其定會先將他一家老小給宰了,所以無論出于什么目的,田真子不得不回去請示
“咚咚咚”戰鼓聲一下緊似一下,響成了一個點,三通鼓沒用了一通鼓的時間便敲完了。
“知事,鼓聲已畢,宋軍開始進攻了”蒲府的一名私兵闖進堂上道。
“田知府,這是怎么回事”蒲壽庚厲聲喝道。
“知事,小皇帝答應吾是三通鼓畢才發起攻擊,可我們遲遲未決”田真子急忙辯解道,可心中也覺的這三通鼓敲得有些快了,不過世上尚有心急如焚一說,也許是因為自己著急才覺得時間短了,但無論如何不能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