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還只是來自于每個皇帝內心的恐懼和煎熬,不能對外人道哉,可身體上同樣要承受過度的辛勞。趙昺現在就如同前輩們一樣,為了保證自己的意志絕對暢通,為了保證自己對權力的獨占,粉碎對皇權的任何威脅和挑戰,同時也不得不把自己變成牛馬,擔負起沉重的工作負荷。
那些雄才大略的皇帝,更是每一個都不得不成為工作狂。秦始皇每天規定自己必須看完一百二十斤的竹簡文件,才能休息。據史書記載,洪武十八年九月的八天之內,朱元璋閱讀奏折一千六百六十件,處理國事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閱讀奏折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
康熙皇帝對歷代帝王短壽有很好的總結,他在遺詔中對皇帝的辛苦深有感觸地說“自古帝王多享年不永,書生們每每因此多有譏評。他們怎么知道,皇帝面對的政務之煩,使人不勝其勞。做大臣的,想做官就做官,不想做就不做,回家抱抱孫子,優游度日。皇帝們就沒有這樣幸福。皇帝的重任不可以托付給旁人,所以舜帝直到死在蒼梧時,禹帝直到死于會稽那一天,都沒有享受過安寧的生活。當了皇帝,就沒有退路,怎么敢奢想安逸”
趙昺覺的康熙說的是心里話,而后人拍攝的康熙大帝卻高唱讓我再活五百年,那其肯定沒有深究過歷史,估計晚年的康熙早累的不想活了,希望快點結束這生不如死的日子。而雍正皇帝顯然沒聽他爹的話,在位期間,自詡“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游獵,日理政事,終年不息。在位十三年,寫出了一千多萬字的朱批,最終累死在書案之上。
趙昺今年剛八歲與康熙繼位的年齡差不多,卻要比其親政前辛苦多了,每天不僅必須處理大量的軍政事務,就連出征這么危險的事情,也得親力親為,以防被他人假手軍權。如此下去,他覺得自己猛活到康熙那歲數都難,若是有幸不被蒙古人宰了,恐怕也難逃早夭的下場。
“陛下辛苦,大家都清楚,卻無力分憂,真是慚愧”高應松嘆道,他也是在撤離甲子鎮便追隨小皇帝的,親眼看著陛下帶著兩、三千散兵游勇和一幫老弱婦孺開府,又到了荒蕪的瓊州,簡直就是白手起家一步步的打造了一支強軍,在瓊州站穩了腳跟,解決了生存問題,此后又連敗元軍登上皇位,可也只在瓊州暫留一個多月,又率軍攻打泉州,可以說是沒有半刻閑暇,往往使人忘記其還只是一個小孩子。
“唉,都說皇帝乃是天下之主,其實卻是天下人的奴隸”趙昺也跟著嘆口氣道。他算是知道為人民服務是怎么來的了。不過當皇帝卻是自找的,因為他們不幸的根源在于權力巨大,皇帝是天下最自由的人,因為他的權力沒有任何限制。皇帝又是天下最不自由的人,同樣因為他的權力沒有邊界。為了讓天下人成為自己的奴隸,皇帝自己便只能先成了權力的奴隸。
“陛下如此說,真是讓臣等慚愧,又如何敢當”文天祥下了一跳,趕緊施禮請罪道。
“你們想想,朕每日丑時就要起床習文練武;寅時便要上朝聽政,即便非是朝會,也要召集眾宰執議事;下朝后還要批閱奏章,聽幾位先生授課。反正只要朕出了寢宮,吃什么、穿什么便,坐在哪里,走路邁哪只腳都要守規矩,簡直是太累了”趙昺忍不住抱怨道。他當王爺的時候,雖有些規矩,但是總體來說自己還是自由的。可當了皇帝便完了,他就像設定好程序的機器人必須都按照規定動作去做,否則就會招來程序員們的強制修改。
“陛下乃是萬民之師,天下楷模,必須正己才可以一人正而正天下”應節嚴聽了皺皺眉說道。
“朕也知如此,因而一直努力去做,但是規矩太多,讓朕太累了。每日的俗物已讓朕筋疲力盡,又要時時守著那些規矩,真是生不如死啊”趙昺哭喪著臉道。以他的體會除了勞累之外,皇帝的生活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刻板。本來,世俗權力的巨大,已經折騰的皇帝們身心疲憊,可是傳統文化對皇帝的要求還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