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人與朝廷積怨百年,你們在野之時可以相交,但現在在朝,便難以再取得他們的信任,進而無益于促成此事。”趙昺解釋道。
“臣斗膽問一句,陛下是否已有中意的人選”何仁德低頭沉思片刻突然抬頭問道。
“何知軍想多了,朕一時也未想到。不知二位可有合適的人選”趙昺輕輕一笑道。何仁德的話中之意他聽出來了,現在行朝落足瓊州重建之時,誰都知道此時僧多粥少,所以表面上看風平浪靜,其實卻是暗流洶涌。而此刻若是能平定俚亂,那肯定保住地位不說還能再進一步,因而其懷疑自己有私心想將功勞讓與他人才有此一問。
“陛下,臣有罪,不該妄自揣度圣意”何仁德聽了老臉通紅趕緊請罪道。
“呵呵,你如此想也是人之常情,但希望你們不要如此想朕”趙昺擺擺手苦笑道,暗惆這過的什么日子,天天跟韃子玩兒心眼也就罷了,跟自己人也得小心翼翼。
“陛下以為出使俚硐什么樣的人合適呢”眼見局面尷尬,蔣科急忙將話題引開道。
“朕以為此人當有三點方可擔此重任。一者此人心向朝廷,又在俚人中素有威望;二者應與此次俚亂沒有交集,也無利益沖突;三者其行事果斷,又有擔當。”趙昺略一思索道。
“陛下所言極是,非此等人無法完成,可臣一時也想不出何人可以擔此重任”蔣科聽了苦著臉說道,陛下選人的條件夠苛刻的,這等人物卻不好找啊
“陛下,臣想起一人,定能擔此重任”自知說錯話的何仁德插言道。
“哦,何知軍快講”趙昺急問道。
“臣以為大寧寨俚酋李宜人可擔此重任”何仁德言道。
“對啊,吾怎生忘了此人”蔣科聽了拍拍腦袋道。
“宜人此人是個女流”趙昺卻是驚詫不已,他知道宜人乃是婦女因丈夫或子孫而得的一種封號。文官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議大夫,其母或妻封宜人;武官官階相當者同,相當于五品官位。這兩人給自己舉薦了女人來辦此事,讓他不禁有些懷疑在這男人當道的時代其能否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