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中秋夜,大家不要這么拘束,謝來拜去的太沒意思,就當家里人一般說說話多好”趙昺卻皺皺眉道。
“就是就是,官家說的對,今天是過節可以例外的”素馨聽了拍手道。
幾個人歲數都不大,按說趙昺年紀最小,但他的心理年齡卻是最大的。所以倒也能說到一塊,但他畢竟是穿越而來,又久在宮中,對大宋的風俗并不熟悉,說出話來難免猶如雞同鴨講,逗得幾個人不住的笑。如此卻也讓氣氛輕松起來,話也隨便了許多。
“這月餅怎么是蒸的”趙昺是見到吃的就管不住嘴,拿起桌上的月餅咬了一口,味道卻與現代的大相徑庭。
“官家,這宮餅當然是蒸的了,難道還是烤的不成”王德笑笑道。
“原來這叫宮餅啊,怎么不叫月餅呢不過當然是烤了好吃”趙昺看看手中的餅形狀正是菱形的,不過前世月餅還有方的呢,所以并沒多想,而吃著里邊卻也有餡料,只是這一蒸豈不成糖包了。
“既然烤著好吃,小的這就命他們去做來”王德馬上接過話道來。
“算了、算了,就是改成烤也做出那種滋味”趙昺擺擺手道。心說這烤糖包也好吃不了哪里去,再說其只是個寄托之物罷了,吃月餅是吃的一種思念和情誼,當下如何也做不出前世月餅的味道了,
“今夜雖然無月,卻又這風雨、潮水之聲,只是缺了那絲竹之聲,不若小的叫人為官家唱上一曲”王德突然見小皇帝面色黯然,想是觸動了他的心事,趕緊岔開道。
“何必另尋他人,嵐姐姐便能撫琴唱曲,何不讓姐姐獻上一曲”素馨卻拉拉蘇嵐高聲道。
“好啊”趙昺拍手道。
“這奴婢才疏學淺,只怕難入官家之耳,敗了官家的興致”
“誒,只是大家一起玩樂,唱的好壞又有何妨”趙昺笑笑說道。
“是啊,是啊,我去替姐姐取琴”素馨不等蘇嵐再言,丟下一句話便起身去取琴。
稍時素馨便抱來一只箏,而她也拿著一把洞簫,自有小黃門搬來琴臺擺好。蘇嵐這回再未推辭,無奈的看了素馨一眼便起身坐到琴臺后,手指在琴上輕輕拂過,發出一串清朗的錚錚之聲。然后沖素馨點點頭,示意可以開始了。她起手彈過一段過門之后,素馨也開始隨聲附和。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蘇嵐張口輕唱道。
“真好”趙昺聽出這是蘇東坡的傳世之作,可他對音律可以說一竅不通,又是聽著通俗唱法長大的,因而對這些并無多少興趣。但是蘇嵐剛剛唱出便覺歌聲仿佛有種魔力般穿透耳鼓直達腦中,讓人的心都跟著一緊,卻又沒有絲毫不適,反而有種心曠神怡之感,他不由自主的暗叫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