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商議,眾將基本上認同了皇帝的分析,敵軍將分兩路進攻,一路攻擊瓊州,一路攻擊占城,當下最要緊的是如何應對敵軍的進攻。大家都清楚若想發揮水軍的作用,就必須取得足夠的預警時間,而準確的判定敵軍發起進攻的在這個沒有飛機,沒有雷達的時代是相當困難的。
若是繼續采用哨船編組巡航的方式,實戰證明很容易被敵各個擊破,而基地在得知消息后往往是救援不及,還容易被分散兵力,甚至遭遇敵軍的伏擊。可如果坐視不理就將失去寶貴的預警時間及任敵控制海峽,且萬一判斷失誤,將使得瓊州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陛下,屬下以為最好的辦法是將敵軍殲滅于港中,使其喪失進攻的能力”劉洙首先言道。
“阿里海牙不會給咱們故技重施的機會,其這次動員戰場千艘集結到雷州,可我們派出的各路探子都沒有發現其蹤跡,那又如何談摧毀呢”趙昺反問道,“再有,敵軍同樣可以在陸地、或是海中設立預警哨,而大編隊的水軍是難以逃過他們的眼睛的,因此實施起來很難。”
“陛下,臣以為我們可以主動出擊,派大隊水軍在海上巡視,遇到敵軍戰船則即可擊毀,另外還可對敵予以震懾,使其不敢妄動”呂師文提議道。
“不妥,不妥。大隊水軍巡視海上若是一支不足以覆蓋整個海域,若是多支水軍同時出航則要動用半數以上的水軍,分散了兵力不說,仍難以抵御敵大隊水軍的侵襲”劉師勇不等皇帝說話,便擺手道。
“同知可有好主意”呂師文見自己的提議被否,反問道。
“一時尚無,但若是能在海峽中設立基地,安排一隊戰船駐守,作為哨船的補給敵,這樣既可以縮短巡查的距離,一旦受到敵船的攻擊也可以就近得到增援。若是敵軍大舉來犯,也能迅速向瓊州發出訊號。”劉師勇言道。
“同知的主意是不錯,即便是夜晚或是天氣不佳只要舉火,沿海的哨所也能看的到,只是這海峽中即無島嶼可駐兵,也難以尋到一塊大些的礁盤留駐”呂師文沉思片刻道。
“是啊,這正因為如此,吾才不敢擅言。”劉師勇點點頭道。
“朕以為可行,以一地可控周邊數十里,既能攔截進入海峽的船只,又能監視敵軍動向,限制其往來”趙昺突然插話道。
“陛下,正如劉同知所言,海中沒有借力之地,計策雖好,卻難以實施啊”張世杰皺皺眉言道。
“樞帥,海中無島,但是我們有船啊”趙昺笑笑道。
他清楚海峽最寬處直線距離有七十里,最窄處只有不足四十里,東西長卻有一百六十里左右,這對防御一方來說是十分棘手的。若是在適合航海的天文、氣象條件下,現代的輪渡只需要三個小時便可橫渡,而以游泳方式橫渡海峽的個人記錄不足五個小時,也就是說敵人若是想發動突襲在三、四個時辰就能到岸。
剛到瓊州時,趙昺就開始經營這條防線,除了在沿海要地修建海防工事,還在制高點設置瞭望哨,并派出哨船巡海,讓出海的疍民信息。但是在夜晚和視線條件不良的氣象條件下仍然存在極大的隱患,這只能靠巡查的哨船彌補。可哨船噸位小、自衛能力差,無法長時間逗留在海上,也容易受到敵軍的攻擊,出現今日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