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支燧發式火藥槍,說的細點兒說就是以火藥為動力,擊打燧石點火的武器。”趙昺站在隊列前拿著一支火槍言道,集訓轉眼已經過去二十天了,隊列訓練和基礎訓練終于告一段落,現在進入武器使用的教學。
“槍支總長四尺六寸,加上刺刀長五尺七寸,空槍重八斤六兩,槍托為椴木制作,除槍管和擊發裝置由熟鐵打造外,其余配件皆采用熟銅制作”趙昺介紹完槍支外部結構后道,“下面我將槍支分解,讓大家更好的看清各個部分的構造”
“這是主彈簧,為為擊鐵運動的動力;此為扣簧,燧石撞擊其上產生火花;火藥池,其中放置少量火藥,等待接收火花這四個部件是燧發槍機完成其目標所需的全部基本部件。但燧發槍機還要解決裝載火藥池、防止火藥池經受風吹雨淋以及觸發擊鐵等問題,因此還包括下列三個附件機心保持和釋放主彈簧的動力,并將動力傳輸給擊鐵。阻鐵和阻鐵簧當有人扣動扳機時,嚙合機心,然后將其釋放。扣簧片固定連接到火藥池上扣簧的蓋子,使得燧發槍機能夠經受風雨”
“看明白了嗎”趙昺將火槍分解后,一一解說后問道。
“明白”眾軍齊聲吼道。
“好,下一個科目便是槍支的組合,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且無論是在白天,還是黑夜都能夠準確無誤的將槍支迅速復原,要記住這個可以讓你排出槍支的故障,更換損壞的配件,并對槍支進行保養,而成敗可能就會決定生死”趙昺邊說邊以眾人都能看的明白的速度將槍支重新結合,并掛上槍機,摳動扳機,觀察其性能是否同時復原。
“應知事這便是必要要裝備新軍的火器嗎”在隊列外圍站著一隊人,細看下都是朝中重臣,在家的尚書以上的文官基本都到了,陸秀夫看罷輕聲問身邊的應節嚴道。
“稟左相,以臣看應該就是陛下提起過的火槍”應節嚴言道。
“吾看并無稀奇之處啊難道比之勁弩的威力還大”吏部尚書陳仲微有些疑惑地道,他看陛下拿著的新槍與常見的槍大不相同,尚存疑慮。
“陳尚書,吾聽曾聞聽此物百步之外能洞穿重甲,中者非死即傷”劉黻捋捋胡須道。
“陛下聰慧,擅于制造機巧之物,想是必有其能,否則也不會想著組建成軍的”禮部尚書徐宗仁點頭道,他對陛下倒是信心十足。
“今日陛下召見我們不是議事嗎為何又去練兵了”工部尚書魏天中道。
“呵呵,陛下是讓我們申時后前來,可誰知大家都來早了,只能看陛下練兵了。沒想到陛下確有統軍之能,你看只有不足一月,這些兵便已大有不同了”江璆笑笑道。
“諸位上官,集訓隊正在訓練,請勿喧嘩,退至警戒線之外”正當眾人熱烈討論之時,一個兵丁突然出列,跑步到眾人面前,抬手行軍禮后指指十幾步外的一道白線道。
“你你不是陳墩嗎怎么到了這里”劉黻見小兵無禮,剛想訓斥他兩句,可細看之下驚訝地道。
“在下正是陳墩,容后再敘,還請諸位上官退到警戒線之外”陳墩面無表情的再次行禮道。
“劉知事此子何人,怎生如此說話”徐宗仁見其板著臉,以不容置疑地口氣說話,有些生氣地道。
“非他人,乃已故參知政事陳文龍之子,定是我們說法影響到了陛下授課,才令其驅趕的。”劉黻一邊讓眾人后退,一邊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