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弄人啊”趙昺聽完后嘆道,這馬廷鸞勤政愛民,秉性正直,從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為權奸把握,不能盡展其才華。度宗朝奸臣賈似道、丁大全當國把持朝政,視為異見,受其壓制,迫于內憂外患,其飲恨引退。宋亡不與元政權合作,尚有民族氣節、報國之心,耳順之年又跨海歸朝可見其忠貞。
“陛下洪福齊天,戰事連連告捷,今又有名家大儒來投,正好可開經筵,輔佐陛下”陸秀夫再次施禮賀道。
“是啊,如此復國有期了”趙昺笑著點點頭,而正處于興奮之中的眾臣卻為看出小皇帝笑的有些勉強。
趙昺清楚陸秀夫的用意,是擔心自己重用武人后,輕視士人,因而想借經筵對自己施加影響,從而保住士人的地位。可他也明白歷史上兩宋的十八位皇帝中沒有暴君,但昏君不乏其人,膽怯畏敵的真宗、花天酒地的徽宗、殘害忠良的高宗、不問政事的理宗都是典型的例子。
而宋朝皇帝之中雖沒有出現幾個明君,不過昏君卻有一個好傳統,那就是好學習,重讀書。太宗在位期間,組織編寫了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三部內容豐富、卷帙浩繁的大型叢書,而且給后世留下了“開卷有益”這個成語。
真宗則在勸學詩中寫到“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必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徽宗愛好文藝,畫技爐火純青,登峰造極,書法上則創造了有名的“瘦金體”。宋高宗雖在歷史上遺臭萬年,卻也是個造詣頗深的書法家。
趙昺前世也是受過教育的人,當然對于讀書學習并不反感,到了這個時代后應該說對教育也十分盡心。但是對于此種含有目的性和指向性的教育卻很厭惡,尤其是想通過對自己施加影響力從而達到打壓政治對手的做法十分不滿,也可以說對針對自己的陰謀一直心存警惕。但當眾又不能直白的拒絕,暫時只能答應下來,走一步看一步了。
“陛下,那臣便準備春講,安排臣僚入侍。”陸秀夫卻沒有給小皇帝喘息的時間,立刻請奏道。
“先暫且布置吧,但是朕近日軍務繁忙,時間上會有沖突,待朕審議后再決定何時開講”趙昺知道每年的春講是以二月至端午為期,可此階段也正是軍隊春訓的時節,自己恐怕要在新軍營地駐留一段時間,待走上正軌后才有時間聽他們啰嗦,因而并未說死,而是給自己留了個后門。
“陛下,經筵乃是國之大事,春講之事萬不可耽擱,切勿因為瑣事而誤國事”陸秀夫如何聽不出陛下話語中的敷衍之意,而當前陛下已將全身心投入到軍務之中,他不能不擔心其一旦深陷其中,那么他們這些人終將成為給武人打雜的配角,不由得大急道。
“陸相此言是說朕整頓軍務乃是不務正業,而整日聽那無病呻吟才是正事嗎春講之事待后再議吧”趙昺本來就不情愿,可聽陸秀夫之言竟然有逼宮之意,自己是聽也得聽,不聽也得聽,面色一沉道。
“陛下,臣絕無此意,開講之事也皆是為了陛下,為了社稷”陸秀夫見狀大急,連忙施禮道。
“陛下,陸相雖然心急,卻也是為了社稷著想,陛下只有受圣人教誨才能懂得治國馭民知道”徐宗仁等也是一愣,剛剛還要準備,可怎么說著說著就急了呢,趕緊附議道。
“是啊,陛下,只有先聞道,才可知治國之道,切不可誤入邪途啊”姚良臣也勸道。
“若是區區經筵就能匡扶社稷,朕又何必在此辛苦,那你們干脆組團前往大都給忽必烈那老賊講去得了,看其聽了是否便有了仁義之心,將江南、江北盡數歸還我朝”趙昺卻是大怒,一拍案幾道。這幫人動動不動就說是為自己好,為國家好,其實都是各打小算盤,現在都快被逼的跳到海里游泳去了,還玩兒這一套。
“臣等不敢”陸秀夫看小皇帝真惱了,與眾臣急忙齊齊施禮道。
“是不敢給忽必烈講經啊,還是以此脅迫朕啊”話不投機,趙昺的話語間也不再客氣,冷冷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