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也不大清楚,風暴瓶也顯示近日并無暴風。不過我們人雖是百靈之首,但這些畜生居于大海之中對于此間細微的變化比人要敏感的多。而此時應也是他們最為活躍的時刻,卻消失的無影無蹤,其中定有緣由以致連這些海中的巨獸都避之不及”趙昺言道。
“陛下是不是多慮了,此時天上無云,海上無浪,又有什么事情會發生”鄧文原等人同樣愛上了陛下的御舟,難得有機會在海上過夜,也不舍得就此離開,他看看風平浪靜的海面道。
“呵呵,常在海上走的人都知道小心駛得萬年船的道理,別看此刻一片美景,但其中可能就孕育著一場風暴,可待風暴來襲之時一切便都晚了”趙昺笑笑道。
“看來陛下能掌控軍政,絕非偶然啊”馬廷鸞扭臉輕聲對王應麟和舒岳祥道。
“嗯,陛下不僅心思縝密,且能細微之處窺破天機”王應麟點點頭道。
“看來我們對于朝爭也要做些什么了。”舒岳祥意味深長地笑笑道
“陛下,如何處置”鄭虎臣再次問道。
“不作死就不會死”回航的次日凌晨一場風暴再次席卷了瓊州,小小的博鰲島就如同一葉扁舟在汪洋中掙扎,行宮的門窗緊閉,讓趙昺感到無比的煩悶,但是又無法敞開門窗通風,更讓他焦躁不安,在房間中踱了半天步,他才悶聲說道。
“陛下,那么屬下即刻下令采取行動,將其制裁”鄭虎臣聽了施禮道。
“先等等,讓朕好好想想”趙昺沉思片刻搖搖頭,坐下道。
事情還要從征北之役開始說起,由于元軍接連戰敗,兵力折損甚重難以抵擋,而沿海各地豪杰紛紛起兵反抗蒙元。其中有較大的三支有福建政和黃華領導的頭陀軍,福建云霄陳吊眼領導的畬族軍及閩北許夫人領導的畬漢聯軍,他們擁兵數萬攻州掠府,聲震閩廣,而其中又以陳吊眼的實力最強。
對于陳吊眼,行朝舊臣都不陌生。其是福建云霄南山人,原名陳大舉,從小喜歡習武,與父文桂、叔桂龍、滿安耕作于杜塘紅溪坂。景炎元年,元兵攻福建、江西、廣東,行朝南逃,陳吊眼聚眾在紅竹尖起義。次年元兵入閩,文天祥奔走汀州、漳州組織抵抗,號召天下俊杰起兵勤王,共抗元兵。其正要率義師應援,而文天祥已由廣東梅州往江西。
景炎三年,泉州招撫使蒲壽庚獻城降元,陳吊眼大怒,他隨父陳文桂及叔父陳貴龍等率義師聯合許夫人支援張世杰討伐蒲壽庚,占據建寧、政和、邵武等地,后因元兵增援撤圍。祥興二年二月,崖山之戰后,其率義軍五萬攻破漳州,殺元招討使傅全、萬戶府闕文興,進占高安寨,開倉散谷,救濟百姓。
元廷遣大將唆都反撲,陳吊眼退出漳州,回返家鄉進入山中建寨據守。漳屬各縣和閩粵邊境畬漢雜居,為了增強團結,壯大力量,吊眼提出了“窮人同命苦,畬漢一家親”的口號。其妹陳吊花也發出“女流殺敵賽男子”的豪言壯語,召喚廣大群眾踴躍參加起義軍。一時間,畬漢農民不分男女紛紛響應,起義軍勢力迅速發展。
元將阿達哈奏請調兵進剿,忽必烈以動用的人力物力太大未同意。義軍得以迅速壯大,陳吊眼派人聯絡許夫人領導的閩西畬漢農民起義軍。兩軍會合,軍威大震,勢力遍及漳、汀、潮一帶,號十萬眾,連營數百里。義軍所到之處,嚴懲貪官,誅殺殘暴,開倉分谷,深得百姓擁護。
對于這樣一支與朝廷頗有淵源的義軍,趙昺當然想收為己用,但是行朝遷瓊后,他忙于整頓朝政、編練軍隊,同時又率軍攻打泉州,緊接著又積極備戰,擊退了阿里海牙的攻瓊大軍,隨后又發起征北之役,一直沒有能騰出手來招安陳吊眼部義軍。
但是陳吊眼卻沒閑著,借閩廣敵軍紛紛調離之際,他卻打著復宋的旗號聯絡各地義軍,使得隊伍得以壯大,控制了閩西、閩南。閩北黃華也舉義反元,彼此呼應,動搖元廷在福建的統治。也不知道隨著實力的壯大,還是自覺羽翼亦豐,其居然封王自立,號稱鎮閩開國大王,改元昌泰,自己建國了。
對于活躍于自己身邊的義軍,事務局自然不會放松警惕,早在年前便以滲透其中,在得到陳吊眼自立為王的消息后立刻傳回瓊州。而此事體大,鄭虎臣不敢怠慢,立刻親自前來向皇帝稟報。趙昺獲知后也十分苦惱,自己是大宋正統,其想稱王也必須要得到自己的封敕,賜予印信,否則他就是大宋的叛逆。但是他也知道若是自己派兵征剿等于削弱抗元力量,若不理不問又將難以御下,讓人以為大宋真的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