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這里還設有教室,備有筆墨”走進教學區大家發現此處設施堪比府學,不僅設有教室,布置桌凳,還擺放著書籍筆墨,茅湘有些驚訝地道。
“呵呵,陛下難道要將那些軍漢都去參加科舉,考個功名嗎”馬發看看笑笑道。
“你們看這不僅有孫子兵法、九韜、武經總要這些兵書,還有論語和大學這些經書。”蘇劉義翻翻桌幾上擺放的書籍道。
“操練士兵只需讓他們知旗號,明軍紀就好,終是要上陣廝殺的,又何必浪費筆墨啊”江鉦也不解地道。
“你們此言差矣,若是由此心思,朕看你們也不必留在兵部了,否則誤了朕的大事”趙昺忽然扭臉道。
“陛下贖罪,臣等只是不明其中之意”幾個人沒想到小皇帝耳朵這么靈,竟然聽到了他們的談話,見其面帶慍色急忙請罪道。
“你們之中既有出身行伍一刀一槍的拼上來的,也有出身書香飽讀詩書,卻都領兵多年,可仍有此念,讓朕有些失望了”趙昺看看他們皺皺眉道。
“還請陛下教訓”幾個人聽了吃了一驚,小皇帝對他們的話可不是一般的不滿了,急忙施禮道。
“軍中多有惡行,雖經幾番整治,但仍不能盡除,來日定將成大患,墮落的如流寇一般”趙昺沉聲說道。
“陛下,臣等也愿聞其詳”小皇帝教訓眾將,其他人怎么能聽不到,見其說的嚴重聚過來道。
“一惡,不敬孔孟,褻瀆圣人之道,敗壞天理人倫”二惡“攻伐無度,形同流寇”三惡時降時反,相互猜疑四惡糧餉不能自足,臨陣不知兵法五惡掠人妻女財產,只知取之于民,而不知養于民六惡為將者心胸狹隘七惡為士者缺乏訓練,作戰形同群毆八惡勝時聚集,敗時作鳥獸散九惡此軍與彼軍之間,相互猜疑,互相攻伐。這數惡不出,怎能稱仁義之師,實則草寇流賊爾”趙昺肅然言道,他話一出口眾人默然,顯然說中了。
不過趙昺卻沒有這么高的水平,即便懂得也說不出來,不外乎又是借用了劉伯溫之言。朱元璋從早期拉隊伍開始,一直奉行的策略就是謀士朱升所提出的“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這個策略說白了,就是不爭出風頭,耐住性子發展力量,尤其是軍事實力。早期明軍的力量也是在這個過程里暗暗壯大。然而力量壯大,卻不等于軍力強大。
特別是占領南京之后,朱元璋在軍隊建設上最苦惱的事情,就是軍隊的紀律松弛,雖然朱元璋施行嚴刑峻法,對于各種軍紀敗壞的行為嚴懲不貸,但是敗壞紀律乃至招來民怨的事還是時有發生。于是問計于劉伯溫,其給出了朱元璋一個令人震驚的回答,正因為農民起義有“九惡”,所以難以成為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當前宋軍雖然號稱官家,可多年積弊之下軍紀早已敗壞,而征募的兵丁也多是義勇鄉民,正有暗合之處,趙昺就給用上了。
“陛下之言甚善,如此才可得一支強軍”陸秀夫沉默良久言道,心中的疑惑也頓解,看來陛下并非是一味的輕視圣人之言,瞧不起他們這些士人,卻是要將武人也培養成知書懂禮的軍人。
“是啊,諸君還需協力,數年之后我們將得一支可縱橫四海之軍,掃蕩天下,還以清明世界”趙昺沖眾人拱拱手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