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上皇、陳仁宗父子丟棄首都,狼狽南逃,加上陳朝官軍連戰連敗,于是軍心不穩,王侯將相各思進退。陳朝昭國王陳益稷、上位方昭侯陳弄、文紹侯陳秀,廷臣范巨地、黎演、鄭隆等紛紛舉家降元,脫歡大喜。對于蒙古皇子來說,這是他所指揮的勞而無功的征越戰爭中唯一的意外之喜。
脫歡既得美人,但有點不明白,陳日烜既然連親妹妹也送了,怎么就不能來履行一下跪拜稱臣的儀式呢不過未容歡脫想明白,安南的雨季到了,元軍中疫病流行,漸漸陷于不利,脫歡不得不下令撤軍。而本就無意投降的安南君臣借機發動反攻。
元軍征交趾行省參知政事烏馬兒、樊輯率水軍沿白藤江入海撤退,誰知陳興道早有準備,在白藤江入海口埋設了數百根木樁,因當時潮汐大漲,元軍沒有發現水下已經被安南人做了手腳,結果在海口被堵了個嚴嚴實實,動彈不得,成了安南水軍的活靶子。四百艘戰船全軍覆沒,樊輯當場被俘。上次僥幸逃走的烏馬兒這回沒有了好運,也被安南俘虜,痛恨蒙古人的安南兵把他倒吊在海里,活活溺死。
脫歡親自率領的那一路元軍,也沒什么好果子吃,戰戰兢兢撤到東關附近的山嶺中,被陳日烜及世子陳日燇親率大軍包圍,安南兵居高臨下,萬箭齊發,元軍行省右丞阿八赤被亂箭穿身而死,李恒拼命斷后,掩護鎮南王脫歡過橋,元軍中箭落水者不計其數,脫歡好不容易撤回廣西境內。
脫歡靠著親軍保駕,倉皇從小路逃跑,饒是這樣,李恒身中毒箭,帶傷逃回,后來傷重身死。而他自己腳上還是挨了安南兵一毒箭,好不容易才逃回廣西思明州,所率部屬,損失了十之六七,比上次敗得還要慘。在二百里外的唆都最慘,匆忙中脫歡居然忘了通知唆都,有人來向他報告,說脫歡已經撤軍北歸了,唆都還不相信,急忙趕到大營察看,果然只見一座空城,于是唆都一支孤軍被拋棄在南方的叢林之中。
唆都急忙引軍向順化海岸撤退,打算從海路撤回,結果在入海口遭到安南軍的阻擊。元軍且戰且退,退到乾滿江時,陳興道的大軍突然出現,將元軍重重包圍。饒是蒙古兵悍勇無敵,這一回也難逃全軍覆沒的下場,主將唆都力戰身亡,那數萬將士,大部被殺被俘,或溺于江水而死。所以斡脫商人們指望歡脫給他們撐腰,這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沒有幾天,歡脫兵敗逃回的消息就傳遍了各地,而忽必烈聞知歡脫大敗勃然大怒,直接將他貶嫡到了揚州,并終生不準入京覲見。趙昺以為這下斡脫商人們肯定該低頭了,卻沒想到他們腰板挺的更直了,聲稱一文錢都不會給瓊州了。
趙昺有些摸不著頭腦了,歡脫敗了這些貨們怎么反倒來勁了而很快自己的商隊就傳來消息,稱各處都在暗中流傳因為宋軍協助安南軍在白藤江伏擊了元軍,惹得忽必烈發飆要取消攻打日本的計劃,轉而先滅了瓊州殘宋余孽,如今正在泉州集結兵力,待雨季一過便興兵伐瓊。
這個消息著實嚇了趙昺一跳,難道自己將這么大的歷史事件都給改變了可細想之下自己連崖山之戰都打贏了,茍延殘喘至今的確改變了歷史,否則大家早就喂了魚,哪里有機會在此擔驚受怕。但又不明白了,自己明明是坐山觀虎斗,沒有給安南一粒糧食,更不會派軍參戰了。
趙昺更知道這些斡脫商人游走于達官貴人之間,即可以拉近關系,也可以獲得小道消息,從而得知政經情報規避風險。他們如此淡定讓他不能不懷疑這種可能性。而據他所知此次攻日本,忽必烈是下了血本的,僅戰船就出動四千余艘,動員兵力近二十萬,與自己此前經歷的任何一場戰斗相比都是boss級別的。他們若是真的轉向瓊州,在多地同時發動登陸作戰,還真能把自己的老窩給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