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英雄豪杰很容易在世界舞臺上嶄露頭角,博大的中國土地上,曾經出現了天上星星一樣多的英雄好漢,但是真正影響歷史進程能稱得起領袖人物的,其實是寥若晨星。每個領袖都凝聚了他的民族的理念和夢想,使得大批的人愿意追隨他的領導。而偉大的領袖們的功績和成所帶給后人的利益,已經遠超過他們的成就本身。在戰場上,這些領袖能夠鼓舞其軍隊克服恐懼,并且完成不可能的目標。
在文明社會中,這些人物能夠將各種不同的目標和意見凝聚成一個有力的、統一的焦點。而國家和國家的博弈,首先是這些國家的領袖和他們的團隊之間,智慧、謀略和膽力、才干與能力的博弈,他們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一旦成功就能夠推動其社會持續朝著他們所期盼的光明遠景前進。
歷史也一再證明領袖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三國時的劉備因為得到了諸葛亮這樣的領袖人物,才實現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標,也正因為諸葛亮過早病逝于五丈原,使蜀國失去了大一統的機會。鐵木真憑借自己的能力將一盤散沙的蒙古人聚攏在自己身邊,領著他們征戰天下,橫掃了半個世界。趙昺相信鐵木真再多活五十年說不定世界早就大同了。
而忽必烈也不簡單,他完成了中國一統,將蒙古人帶入了輝煌的巔峰。其當下就如定海神針一般,沒有人敢挑戰其的權威,影響他的決定。只要他活著蒙元就不會發生致命的內亂,且能維持國家機器高效的運轉,能夠調動一切力量清除反對勢力。所以趙昺覺得忽必烈才是自己當前最大的敵人,只有將他弄死了才能讓人安心。
有了這個心思,趙昺就開始琢磨如何將忽必烈除掉,為此也想了很多方法。他想過派出一隊精銳進行刺殺,可經過一番偵察便放棄了,忽必烈在大都居于深宮,皇城、宮城層層都有重兵防守,身邊還有貼身衛士跟隨。即便前往上都,其雖然改住帳篷,可大帳能扎成幾十里的帳篷城,別說找到其,就是保證自己不迷路都難。而在中途襲擊也非易事,其不是自己,動用兩千人就是覺得場面大的不得了啦,其出門卻是要數萬兵力隨扈的。
硬的不行,趙昺便想來軟的。他收買蒙元內廷的宮女、內侍,給忽必烈飯菜里下毒,但是這個計劃也沒有能成功,想自己大大咧咧的,吃飯、喝水非是親信之人嘗過,還不給他吃呢,更何況忽必烈。所以雖然毒死了幾個打雜的,卻未能進了忽必烈的肚子,還搭上了自己幾條人命。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趙昺相信是人都有弱點,只要抓住便能置其于死地。于是他令暫停刺殺行動,轉而一邊令人收集忽必烈個人愛好、生活習慣及身體狀況等資料,一邊另想它法。他甚至琢磨要不要利用其好色的毛病,實施美人計。
但是趙昺獲知蒙古大汗選妃的方法后也放棄了。忽必烈除了四位皇后外,他還有許多妃子,她們都是從一個叫翁古特的地方選來的。翁古特的居民以面貌秀麗,膚色光潔著稱。大汗每兩年或不到兩年派人到那里,按照一定的標準,挑選一百名或一百名以上最美麗的妙齡女子。當她們入宮后,又另外任命一組人再次進行考察,從中選擇大約三、四十人留在他的臥室聽用。
選拔的妃子由一些年長的宮娥分別照顧監護,這些宮娥的主要任務是在夜間確定她們有無隱秘的缺點,睡后是否安靜而不打鼾,全身各處有無不好的氣味。她們經過這樣嚴格的考核后,才被分成五組,每一組在大汗的內室侍奉三晝夜,要她們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要怎樣支配她們就怎么支配她們。
她們在服侍期滿后由另一組接替,這樣輪流下去,一直到全部輪完為止,然后再從第一組的五人開始侍奉。而且當一組在內室服侍時,另一組就住在相鄰的外室。大汗如有什么需要內室的一組可傳令外室的一組辦理,以便可以得到所需之物。
更讓趙昺喪氣的是翁古特居民的女兒這樣被大汗強迫娶去,他們不但不會感到憤怒,反而會認為這是大汗賜給自己的一種恩惠與光榮。凡是有漂亮女兒的父親,看見大汗來選擇他們的女兒,都非常高興。他們以為自己的被大汗選為偶妃,這將是其最好的歸宿。反之,如果女兒舉止失當,或遭遇不幸,而不能獲選,父親就指責這是由于她的星宿的戾氣招致的。如此情況下想要安插進去女刺客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