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倪亮見小皇帝領著幾個人走過來,連忙下馬行禮道。
“呦,射箭呢”此次趙昺到行宮,率一旅護軍隨扈,他們卻不能像自己似的來度假,自然仍然要訓練,便在行宮東側平整了一片土地作為操場,這時倪亮正領著騎兵練習齊射,擺手讓其免禮道。
“陛下,是的”倪亮點頭答道。
“練的怎么樣了”趙昺扭臉道,他現在個子長高了,終于不用仰著臉給倪亮對話了。
“還是陛下聰明,窺破了騎射的玄機,那廝再也不敢跟我叫板了”倪亮憨笑著道。
“哪里是什么玄機,不過是些小竅門罷了,你只是被百家奴那家伙誤導了”趙昺笑笑道。
百家奴在泉州之戰中被俘后就被倪亮要走了,起初趙昺還納悶其不要封賞,非得弄個俘虜做什么。更奇怪的是倪亮對其還不打不殺,好飯好酒的供著,過了好一段時間,他才看明白,原來其是看上了百家奴的騎射功夫,養著其是為了學藝。
倪亮出身武人世家,自然也學過馬上功夫,但是自覺比之百家奴還差得多,便想跟其套近乎偷師。蒙古人性子淳樸,倪亮也是個憨貨,兩人倒也投脾氣,一來二去的還真成了朋友,他也從中學到馭馬和格斗功夫。而他本就有底子,手上的功夫不弱,缺少的只是名師指教,不出一年百家奴便不能輕易勝他了。
而后,御前護軍成了了一支騎兵團,倪亮又跟著百家奴學習騎軍指揮和行軍布陣,要知道百家奴少年從軍,跟著他爹唆都征戰多年,對騎兵的運用自然頗有心得。而兩人感情日深,所以也沒隱瞞,對其詳加指點,傳授騎軍的作戰方法。
幾年下來,倪亮業已熟悉了蒙軍行軍布陣的方式,但是讓他耿耿于懷的是始終無法在箭術上超越百家奴,而其只說要勤加練習,卻不能再深入的指點。倪亮也是武人自然知道其中的顧及,所以只能暗中觀察其如何馳馬射箭,自己再行練習,但是始終無法達到百家奴的水平。
趙昺清楚自己的騎兵部隊等于白手起家一般,缺乏使用和訓練經驗,更缺少騎兵人才,而倪亮也是白紙一張。他以蒙古人為師學習騎兵戰術,自己當然欣慰便也任其折騰,并沒有干涉。而與此同時,趙昺發現換裝后,火槍在騎軍中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