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行朝已經北遷,若兩位知事北上江東,獨留太后在瓊只怕不妥。”姚良臣遲疑了下言道。
“是啊,朕也正在考慮此事,眼看新年將至,留太后獨自在瓊,實乃朕之不孝,正可命兩位知事護送太后北還”趙昺點點頭道。
“陛下,臣以為此事宜緩不宜急。”這時工部尚書魏天中又言道,“當下皇城盡毀,若想要復建非幾日之功可就,太后入京又居于何處,還是待將皇城修繕后再迎太后歸京較為妥當。”
“朕以為不必大修皇城。”趙昺卻擺手道,“一者前時曾有人上奏宜將行在遷往建康,那里有天險可用,北上可擊江淮,用兵中原;南下可定江東,西去可收復川陜;二者,現在三軍麓戰,軍資消耗巨大,而財賦又不能征繳過重。可復建皇城靡費極大,又需征用大量工匠和夫役,實是過于擾民,還是暫緩為上。”
“臣亦與眾位臣僚議過此事,但未尋到合適的地方,而近些日子又事務繁忙,以致耽擱下來”陸秀夫已然聽出小皇帝話中似有別意,想想自己入城這么日子了,卻連行宮所在都沒有搞定,其話未明說,定然也想到了什么。
“嗯,左相既要統管舉國事務,又要顧及京畿之事,確實過于操勞,這皆是朕考慮不周。”趙昺聽了點點頭道,“如今伯厚先生尚賦閑,其乃三朝老臣,老成持重,便由其接任臨安府尹,如何”
“臣臣以為陛下的安排妥當,王應麟行事果斷,為官清正,又素有威望,可主持臨安府事。”陸秀夫聽了暗吃一驚,小皇帝就這么將自己的臨安府尹給免了,這是欲卸磨殺驢,還是敲山震虎呢但他剛剛自稱公務繁忙,正好又落了口實,只能同意。
“陳愛卿,朕向你舉薦個人才如何”趙昺又轉向陳仲微道。
“能入陛下眼的定是人才,臣恭聽”陳仲微施禮道。
“這位乃是周密,相必各位也有耳聞,其熟知臨安風物,知曉民情,此次能一舉攻破臨安城他功不可沒。且他早有官身,朕以為可在臨安府中入職,當個通判、推官還是能勝任的。”趙昺指指身側的周密道。
“臣早已久仰其名,只是尚未謀面,沒想到卻早被陛下收入帳下了。”陳仲微向周密拱拱手笑道。
“卑職微末之功豈敢與諸位上官相較”周密急忙起身還禮道。
“諸位愛卿,建康乃是江防重鎮,自收復之后知府一職尚空缺。朕以為胡身之曾在江陵任職,又曾在京湖參與軍事,可為浙東安撫使,兼任兼知建康府事。”趙昺又言道。
“臣以為可以,其資歷和學識皆可勝任。”陳仲微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