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
“哪里槍響”突然外邊傳來一陣火槍的齊放聲,陸秀夫被驚的站了起來,大聲問道。
“稟左相,應該是陛下率領眾軍在祭奠殉國的烈士們”身邊的親隨向門外張望了下槍響的方向回答道。
“哦,不會出什么事情吧”陸秀夫仍有些不放心地問道。
“陸相有所不知,祭奠犧牲者鳴槍、鳴炮乃是軍中的慣例,不必驚慌。”文天祥曾隨陛下征戰,曉得其中的規矩,擺擺手道。
“張立,你是親眼看到陛下在五虎山”陸秀夫點點頭,卻還覺不安又問親隨道。
“左相,小的是親眼所見后才回報的。”張立施禮道,“小的親眼看到陛下在侍衛營陳統領的陪伴下,領著一隊侍衛上了五虎山,將今日飲福所分得的祭品盡皆貢獻于殉國的烈士陵前,小的遠遠的好像還聽到陛下說”
“陛下說了什么”文天祥見其吞吞吐吐,急問道。
“小的怕驚擾了陛下,離的有些遠,聽不大清楚。小的看見陛下敬禮后,好像在說當年在甲子鎮之事,說那次飲福只有些簡單的祭品,每人只分了一點點。雖然東西少些,但是大家卻吃的十分高興,今日他將祭陵分得的祭品,拿來與大家同享反正陛下一會兒哭,一會兒笑,說的一些話小的也聽不大明白。”親隨將當時看到和聽到的情況匯報道。
“后來,尋找陛下的眾軍尋了過來,他們見此并沒有勸歸陛下,而是同樣將各自分的的祭品皆獻于陵前,每座墓前都不短缺,有的甚至放了數份兒,還有人忍不住悲傷,嚎啕大哭。見趕來的人越來越多,陛下也無危險,便急急趕回來稟告了。”
“陸相可知這是怎么回事兒嗎”文天祥也只聽明白了經過,卻沒有弄懂其中有何隱情。
“此事說來話長。”陸秀夫嘆口氣道,“那時文相還在劍南開府,行朝兵敗泉州剛剛收攏了隊伍在甲子鎮休整。由于各部皆損失慘重,糧資又極度困乏,追隨行朝前來的泉州義勇和潰兵散亂在周圍,衣食無著。陛下卻主動收攏了那些曾護駕的義勇及流落到此的軍中遺孤,將他們安置在自己的行在中,然后公祭在泉州血夜中殉難的官兵和義勇。”
“當時行朝卻未有任何舉措,為了不太難堪,只是命劉知事前往代為祭奠。而小皇帝此舉卻讓眾軍敬服,一時間聚攏的泉州義勇達數千人之多。想那時候陛下尚未開府,吃飯都成問題,哪里有什么錢,祭品也都是拼湊起來的。但是對于多時不能飽腹的義勇們來說也是難得的美味,飲福也將那陳墩吸引過去了,他領著一幫流浪的孩子前去爭搶,最后也被陛下收服了。所以說那一次公祭對于陛下來說意義深遠,也可以說對于今日朝局有著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