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既然精通經史,也當知瓊州的境況,養活十數萬軍隊,供養行朝就已經十分吃力,內藏庫的積存又能有幾何而此次為了朕之大婚,太后亦下詔停止修筑皇陵,遷移先帝靈柩,歸葬祖陵,還將自己的積存的私房錢拿出五十萬貫,都不足以填補所需,朕只能變賣了內藏庫部分所藏才勉強支撐下來。”趙昺沒有責怪,而是說明了當前的困境。
“臣妾有失考慮,以為內藏尚充裕,以致鑄成大錯,還請官家責罰”吳曦惶恐地道。
“當前是要補齊所欠買燈之費,我們再窮也不至于衣食無著,而百姓卻要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此事刻不容緩,朕已經讓總計司核實賬目,籌集款項。”趙昺言道,“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且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皇后有過也不能姑息,至于如何處罰待朕查明后另行下旨。”
“臣妾遵諭,愿自減用度以補不足”吳曦言道。
“不必,朕再窮也能養得起媳婦。讓太后傾囊相助已經讓朕面上無光,羞愧難當,若是連皇后的薪俸都要算計,真要貽笑大方了”趙昺擺擺手堅決地道。啃老就夠丟人了,再吃上軟飯,那自己真不如拿根兒繩吊死算了。
“臣妾剛剛看了陛下所用皆是舊物,卻還要獨自承擔,讓臣妾于心何安”吳曦聽罷臉色黯然地道。
“朕也喜歡錦衣玉食,每日歌舞不休,但是當下外患不止,內斗不休,朕時時如坐針氈。再者朕如此又如何讓臣僚服氣,三軍敬服,萬民臣服。”趙昺言道,“古人有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朕需警醒,不能步桀紂的后塵。而皇后掌管后宮,責任重大,也要時時謹記”
“臣妾謹遵官家教誨”吳曦說著話已經將頭發捋順,挽起發髻,戴上金冠用枚玉簪別好,然后施禮道。
“朕有些好奇,皇后即已知道咸平侯獲罪候斬,為何不見悲傷呢”趙昺站起身,在吳曦是侍奉下穿衣,他皺皺眉問道。
“官家,臣妾雖然魯鈍,但自幼也接受父兄的教導,懂得三從四德,嫁人隨夫的道理。而臣妾在入宮前,父親亦教導嫁入皇家乃是吳家的榮耀,但自此也就不再是吳家的女兒,而是有了君臣之別,一切言行應以皇家為重,且不可因私廢公”吳曦為皇帝穿上衣服,一一系好道。
“此次七哥兒攔阻圣駕,出言誹謗圣上,自當死罪。臣妾如今即為皇后,理當為官家著想,再說臣妾前夜亦已出宮看過,也算是盡了兄妹之情,如何處置皆由圣斷”
“皇后如此深明大義,卻是讓朕意外。”趙昺低頭看看吳曦,見其臉上閃過一絲哀傷,轉眼又恢復平靜,“咸平侯此次已是死罪難逃,皇后會不會怨朕太過無情”
“臣妾怎能怨恨官家”吳曦抬頭看看皇帝道,“七哥自幼頑劣,而父母念其身世可憐,不忍嚴加管教,乃至鑄成大錯。可七哥對臣妾一向很好,自幼百般呵護,從沒有一句重話。那日見其模樣自然心中難過,但其冒犯龍威,誹謗官家,已是罪不可赦,官家依律懲處,臣妾怎能心有怨恨”
“皇后能為大局著想,讓朕甚是欣慰。但是有過必罰,也是朕秉承的原則。吳家管教不嚴,吳國公也難逃其咎”趙昺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