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節嚴對小皇帝的話很吃驚,顯然是想制吳碩于死地,而這與吳家暗中達成的妥協相違背,雙方也就徹底撕破臉皮,一場爭斗就不可避免。結果不論誰勝誰負對于大宋來說都是一場浩劫,這是他不想看到的,但是他也看到隨著小皇帝日漸長大,親政后更是欲集權于一身,獨斷朝綱的趨勢。
“陛下,吳家既然已經做出了妥協,還是要遵守先前的諾言”應節嚴言道,“此次吳家答應十年之內所有族中子弟不參加科舉,這已經等于切斷了他們的晉升之路,不肖兩年再無法對陛下形成威脅,又何必要斬盡殺絕呢”
“先生勿急,朕也沒有說此刻便將其處死啊”趙昺笑笑答道。
“陛下,吳家族中出仕者甚眾,豈會不知其中的曲折,一旦泄露,就又是一場風波”官場上一向有破家的縣令,滅門的知府的說法,而皇帝要想暗中弄死個人比碾死只螞蟻還容易。而當下小皇帝是可以依諾寬赦了吳碩,但是誰敢保證以后不對他下手,吳家再次強調要陛下守諾,其實也是擔心會對其暗下殺手。
“先生,即便朕不殺他,可以其那副嬌生慣養的模樣,能熬得過軍中苦役嗎朕又何苦做這惡人”趙昺苦笑著道。
“只要陛下不插手此事,吳家自能疏通其中的關節,保其無性命之憂”應節嚴聽了還是有些不放心,小皇帝別說發話,只是一個眼神底下的人都能心領神會,有一萬種辦法無聲無息的要了其的命,于是再次提點道。
“吳家是信不過朕,但是朕也信不過他們,其以為只要御史不會彈劾,就能保證皇后無憂,便暗中唆使人讓百官噤聲,這又是意欲何為呢”趙昺冷哼一聲道。
“陛下,其實吳家如此也是一番好意”應節嚴聽了也是暗罵吳家不知死,小皇帝本來就忌憚他們才會欲下殺手,可他們如此做豈不正有挾制之嫌,這只能堅定小皇帝除去他們之心,卻于事無補,可自己當前要做的是滅火,而非火上澆油,想了想道。
“好意朕只看到了威脅,卻未看到什么好意,難道真以為朕不敢動他們嗎”趙昺卻翻了個白眼道,顯然對其的說法不滿意。
“臣清楚陛下歷心圖志,恢復中原之心。但是不能操之過急,吳家勢力盤根錯節,豈是一朝可除,還需緩緩圖之。而其能暗中對朝政施加影響,亦正表明陛下的擔心不虛。可就此事來說應對陛下有利,沒有群臣彈劾,陛下正可順水推舟,不必對皇后重處,卻能奪其權力”應節嚴言道。
“先生也知,朕不喜歡被人脅迫,若是就此罷休,朕覺得窩囊”趙昺有些不忿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