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駕到”行不多遠,便看到在月光下,幾個人手持棍棒捉對相搏,并沒有發現他們到來,王德高聲宣道,提醒眾人。
“拜見官家,臣妾不知官家至此,還請贖罪”聽到宣敕聲,那邊的人立刻住了手,架好槍棒,李三娘當先上前施禮道。
“免了,淑妃入宮后仍然是苦練不綴啊”趙昺抬手相攙,看她一臉汗水笑著贊道。
“官家尚每日操練,臣妾又怎敢偷閑。陛下今日怎生到此”李三娘再次施禮問道。
“今日朝會,又會見外臣,腦子有些亂,便到園中走走,聽到槍棒聲便過來了”趙昺隨口言道。
“哦,原來如此”聽聞非是為自己而來,李三娘頗有些失望地道。
“這些皆是淑妃的侍女吧朕看她們的槍棒功夫也生了得,看來是下過功夫的。”趙昺瞅瞅幾個侍女,看看他們的站姿,尚有軍中痕跡,指點著道。
“正是,她們皆是雖臣妾自瓊州而來,只會些粗淺功夫,讓官家見笑了”李三娘接過侍女遞過來的絲巾擦擦臉上的汗道。
“非也,這些姑娘都是受過高人指點的,只怕也曾隨淑妃上過陣吧”趙昺搖搖頭道。
“官家好眼力,奴婢等都是隨娘娘一路征戰到的臨安,又曾隨官家西征”那個侍女接口道。
“不錯,皆是巾幗英雄,只是在這宮中卻沒有了用武之地了。”趙昺笑笑道。
“怎會用不上官家出征盡可帶上奴婢,絕不讓軍中須眉男兒”那侍女不服氣地道。
“勿要在官家面前胡言,還不收了槍棒,給官家奉茶”李三娘瞪了她們一眼道。
“娘娘是嫌奴婢礙眼了,我們快走吧”那侍女卻不怕,沖其他幾個人說笑著收了槍棒,才離開。
“臣妾御下無方,還請官家勿怪”見她們如此行狀,李三娘也是無奈地道。
“這樣才好,總比那些低眉順眼,戰戰兢兢的好些,還能聽到些笑聲,省的悶死人”俚人民風開放,不拘小節,趙昺卻也不在意,笑笑道。
“官家,這邊歇息片刻吧”李三娘笑笑指著邊上亭中擺放的石凳道。
“春夜尚涼,不要感染了風寒”趙昺脫下大氅給李三娘披上才坐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