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統剛剛言說,陛下早就說過蒙元戰力會日漸衰弱,吾怎么沒有聽說過呢”胡子儒點點頭,又問道。
“稟都統,高麗水軍遭到攔截后,已經轉向西北”這是瞭望哨稟告道。
“嗯,令前鋒船隊跟隨轉向,殲滅掉隊的敵船,將他們驅趕進包圍圈,在與御前水軍會合后,將敵向西北壓迫。”董義成聽到回報后看看形勢后下令道,“后軍轉向西南,封堵敵逃向南逃竄的通路。中軍調轉航向,準備與敵接戰”
此刻戰船在相互追逐中,各軍不斷調整航向下,已經深入外海近二十里。這里受到退潮的影響漸消,海面趨于平靜,回回水軍已經無法借助潮水之威,董義成及時調整陣型,調度諸軍形成合圍,將敵向海岸方向壓迫,逐漸收縮包圍圈。
“都統,說說啊”眼見諸軍開始依令行動,胡子儒又接著剛才的話題道。
“看來胡司馬亦有大將風度,大戰來臨之時還有閑情逸致聽故事啊”董義成扭臉笑笑道。
“下官只是好奇,陛下當時是如何做出判斷的”胡子儒有些不好意思地訕笑道。
“灑家記的當時帥府軍到達瓊州不久,剛剛獲得喘息,那時帥府軍兵剛滿萬,可蒙元正勢如中天,大家都懷疑我們能否在瓊州站住腳。而陛下卻言不要看眼前我們兵微將寡,但我們正處于起步階段,經過發展會越來越好。別看蒙元勢頭正盛,卻有盛極而衰之相,蒙古人征戰數十年,精銳逐漸耗盡,只能依靠色目人和漢人的加入擴充實力。”
“再有便是征戰多年,人心思定,蒙古人的戰斗意志將逐漸被虛弱,失去了進取之心,沉迷于享受之中。且蒙古人出身蠻夷,以劫掠為業,卻在勝利后沒有形成完善的社會制度,隨著鐵木真的死去,再無人能夠依靠強有力的威望統御全國,早晚會陷入分裂,內亂不止”董義成言道。
“當日陛下才六歲,大家都是將信將疑,但十年后再看陛下所言都已一一印證。蒙元自攻陷江南后,兩次爭日本失敗,征安南深陷其中,損兵折將不得不退出;而蒙古四大汗國各自為政,實以名存實亡。西北諸王不服朝廷,征伐不斷,忽必烈死后更是愈演愈烈。別提收復江南之役中被殲滅的蒙古諸軍,再看眼前的蒙古水軍哪里還有昔日橫掃大江南北的樣子”
“陛下真是不世之才,十年前就已經看清了今日的形勢。看看我們當下擁有精兵數十萬,坐擁江南百州富庶之地,眼前的敵軍雖兵力占優,卻不敢與我們正面一戰,真是形勢逆轉啊”胡子儒眼睛放光道,又深以未能當日聆聽陛下的教誨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