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戰術已經是龍船常用的戰術,此刻他們兩兩為伍,在蒙元戰船火器射程之外游弋,前船利用弩炮射速快的優勢掃清敵船舷上的戰兵,而后船則以重型弩炮發射實心彈,打擊敵船水線下的部位。得當的戰術很快取得了效果,一時間敵后軍被攪得天翻地覆,待敵增援的戰船趕到這片海域,驅逐了龍船對,在海面上的戰船還飄著的已經沒幾艘了,不是已經傾覆,便是沉了底兒,只能忙著打撈落水的水手。
而龍船隊就像陰魂不散的鬼魅一般,很快又去而復返。經過剛才一戰,杜猛已經發現敵軍以拋石機發射爆裂彈的弱點,他們的原理雖與弩炮相同,但是使用方式的不同也決定了拋石機固有的發射速度慢,命中率低等致命弱點難以克服。
且杜猛發現蒙元水軍所用的爆裂彈同樣存在著問題。其采用的裝藥方式也是在鑄造的鐵殼中填裝火藥,不過在點火方式上他們沒有能解決引信的問題,依然采用過去那種以燒紅的鐵錐去燒灼,以此引燃火藥的辦法。而這就造成了不可控性,手慢了就炸在自己手里,手快了還未引燃火藥就掉海里湮滅了。
杜猛懷疑這是蒙元在偷學的時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造不出弩炮只好用拋石機,而這種點火方式在陸地上還好,掉在地上起碼不會被滅了,好歹還能爆炸,而在海上就行不通了。在船上炸了就是船毀人亡,所以炮手不免肝兒顫,不管是否引燃都會立刻將炮彈發射出去。同時爆炸時間的不可控性,又往往造成不確定性,誰都不知道這枚炮彈會不會響,或是落在什么地方,不過這也夠嚇人的。
針對這種情況,杜猛指揮龍船在運動中發射鏈彈,先將敵船的風帆撕扯個爛七八糟,使其失去動力,然后再召喚火箭船對其進行集火射擊。火箭彈雖然也不大靠譜,但是射程遠、覆蓋面積大,尤其對固定目標還是具有很大的威脅的
董義成見御前水軍拖住了回回水軍,堵住了高麗水軍的退路,便揮軍向前開始進一步壓縮陣型。高麗水軍見退路已無,也只能應戰,但他們的實力更是不濟。要知道高麗在被蒙元征服后,不僅要年年供奉巨額的稅賦,還要接受征召出兵替蒙元征戰,早在第一次征日時,忽必烈就已經開始做第二次征日的準備。高麗嫌雖然肉疼,忽必烈還是硬生生的從高麗擠壓出士兵加水手近兩萬五千人,還有九百艘戰船,以及十萬石糧食。
隨后蒙元遠征安南、占城都要高麗出錢出力,打造戰船,連年不斷的盤剝已經讓其財力入不敷出,征戰不休征調青壯又使得民力疲乏,難以得到休養生息,國力已經衰敗到極致。此次再次征調高麗水軍也只能東拼西湊,至于素質如何也顧不上了,勉強算是應付上了差事。連來途的糧草都湊不夠,只能一路走一路搶。
而水軍離不開戰船,可也要知道海軍自古至今歷來都是燒錢大戶,明朝朱棣為顯示國威七下西洋,打造了一支強大的船隊。可他兒子一繼位,不僅解散了船隊,還將造船的圖紙和模型都付之一炬,就是因為國力已經無法支撐繼續造船,連帶著絕了后代們的念想。
十八、十九世紀的大不列顛號稱日不落之國,可以算得上當時世界第一強國,但是在造船的問題上也是精打細算。那時候一艘一級戰列艦的價格是足足百萬英鎊,而英國王室買下白金漢宮才花了不足四萬英鎊,等于說一艘一級戰列艦等于三十個白金漢宮。
從大小上看,一艘兩三千噸的一級戰列艦遠遠沒有建筑面積十八萬平米、花園面積一千五百畝的白金漢宮敞亮。從裝修上看,二手房白金漢宮只花了七萬英鎊出頭就變成了世界著名宮殿,一級戰列艦們的居住條件只能用寒酸的很來講。
可在北美獨立戰爭爆發時,英國政府的年收入是一千四百萬英鎊,全部建造成一級戰列艦也只能建十四艘。直到蒸汽戰艦開始出現時,英國政府的全部財政收入是七千萬英鎊,打造風帆戰列艦依舊要精打細算。那么一級戰列艦的錢都花到哪里去了
首先就是買木材,在鐵甲艦興起以前,戰列艦就是一個個吞噬頂級木材的巨獸。以納爾遜的“勝利號”來說,它的龍骨用柚木制成,其他部分全部采用橡木。整艘“勝利號”的肋板厚度都超過了半米,一共消耗了二千五百棵以上的百年巨木,需要砍光二十四萬平米的林區。杜牧形容阿房宮規模宏大時寫了“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用在英國海軍身上就是“森林禿,艦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