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之意是戰時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選擇最為有利于發揚自己的長處的戰場和戰法,從而達到揚長避短的效果。”一個幕僚插言道。
“對,正是如此,只有揚己之長,攻敵之短才能取得勝利,而非刻板的仿效,總之就是怎么打的順手就怎么來,不必過于拘泥”趙昺拍案道。
“哦,江北沿岸皆是水田,且此時正是灌水插秧的時節,敵騎無法自由來去,只能選擇大路行進。而我軍只要封鎖了大路,敵騎便難以發揮其機動優勢,也無法四處襲擾。若是進入水田地帶,行動遲緩的敵騎就是我們的靶子了”那個幕僚恍然道。
“不錯,我們此戰只要控制住要點,便能控制戰局的發展。”趙昺點點頭道。
“陛下,但是當前敵我兩軍兵力懸殊,若是敵不顧傷亡對一點發起進攻,只怕也會突破防線的”李三娘言道。
“未必,戰斗的勝負有時并非由兵力多寡決定的”趙昺笑笑道
“陛下,陳督帥有飛鴿傳書送來急報”一個侍衛匆匆進來稟告道。
“輕聲,陛下剛剛睡著”李三娘噓聲道。從昨日到了水寨,小皇帝片刻沒有休息,便了解情況,部署兵力,制定作戰計劃。清晨戰斗開始后又緊盯戰事發展,在得到侍衛營已經救下被困的突擊分隊后,才坐在椅子上睡著了,可這還不足半個時辰,便又有急報送到。
“可”侍衛有些猶豫,他知道皇帝的脾氣,且早有嚴令緊急軍報無論何時都要及時送上。
“一切自有本宮承擔,陛下太累了”李三娘拿過信筒,輕聲言道,但其語氣卻是不容置疑的。
“是”侍衛立正敬禮后退下道。其實在皇帝諸多的后妃中,也許同時出身軍旅的緣故,侍衛們對淑妃卻是最感敬服和親近的,也以軍中之禮對待。畢竟一個女子能統領一旅之兵征戰沙場就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何況其在戰時往往親自領軍在前沖鋒陷陣,屢立戰功,至于其俚人的身份反而并不在意。
“怎生又出了這種狀況”攥著信筒李三娘有些猶豫,她行伍多年自知私拆密信的后果,但是飛鴿傳書往往皆是緊急之事才會采用的應急之法,若是不拆耽誤了軍情后果卻也更為嚴重。她思惆片刻還是拆開了信筒,讀過之后心中一驚,不禁喃喃道。
“出什么事情了”
“陛下,臣妾擅自查看急報,還請降罪”李三娘沒想到小皇帝竟然聽到了自己輕語醒了過來,急忙施禮道。
“情有所原,下不為例。說了些什么”趙昺站起身揉揉眼睛擺手道,并沒有過于苛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