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千戶所,雖然暫時得以脫險,但形勢依然不樂觀。譚飛上城察看敵情,只見院外聚集了近千的敵軍,其中卻不乏老老少少,顯然是征集其最后的力量。這些人戰斗力雖然堪憂,但是他依然不敢大意,他清楚那些老者皆是征戰多年的老兵,戰斗經驗豐富。至于那些少年,雖未經戰陣,可作為軍戶自幼也是作為戰士培養的,且他們初生牛犢不怕虎,作戰更不畏死。兩者組合,也不是那么好對付的。
而這千戶所看似高墻深宅,可依為屏障,但是由于時過境遷,其軍事作用已經大為減弱。首先沒有了壕溝,敵軍可輕易直逼城下;再者由于鎮子的日益繁華,東西兩側都建起了商鋪,其屋頂幾與圍墻平齊,且相距不過數丈,狹窄的地方不過兩丈,他們甚至可不需云梯,只要搭上跳板就能登上圍墻;另外就是兵力的懸殊,自己加上助戰的驅丁也不足三百,敵軍仍是他們的三倍之多。
“放火”譚飛迅速判明情況后,下令點燃東西兩側的商鋪。他清楚兵力上的差距依然是自己的死穴,敵軍依仗兵力上的優勢自可四面圍攻,他們卻得處處設防,如此導致兵力分散,打起來不免顧此失彼。現下點燃相鄰的房屋,自可阻止敵從東西兩個方向進攻,那么自己就可以集中兵力防御兩個方向了。
嗖、嗖十數根火把拋向兩側的房屋,此時的房屋皆是木制結構,少有磚石,蘸火就著。而宋軍是在敵占區作戰,且這些豪宅和商鋪、客棧也早為蒙古人占據,可以說就是敵產,燒了它們也絲毫不會有心理負擔,更不會殃及百姓
作為一個合格的軍事指揮員,要必須能夠迅速判明形勢,并做出應對措施。今日一個接一個的突發情況,早已超出了此前的計劃,更不要說預案了。譚飛清楚自己的處境相當危險,有被敵軍吃掉的可能,要知道老虎再厲害也怕群狼,螞蟻多了一樣能咬死象,如今只有搶先奪下千戶所據守待援才能擺脫險境。
此時負責警戒的兩個分隊已經與敵全面接火,他們將街上的雜物,商鋪中的桌椅板凳丟到街上,構成臨時路障迫使敵騎放慢速度,但是僅憑火槍和手雷也難以擋住全力沖鋒的騎兵。于是譚飛立刻令臨時編成的迫擊炮班即刻架炮射擊,支援據守街道兩端的警戒部隊,延緩敵軍的前進速度,另一方面就地展開部隊奪取千戶所。
千戶所中的兵丁看到宋軍出現卻沒有沖出來,而是立刻關閉了大門,并登上圍墻據守。這讓譚飛有些詫異,卻又轉而釋然,能夠住在千戶所的兵丁必定是哈必赤的親軍,當下其出戰定然隨行,留守的軍兵不會太多,自然不敢出戰。他本想誘敵來戰,然后迅速將敵擊敗,追擊中奪門而入,可其堅守不出,自己又怎么進去呢
時間緊迫容不得譚飛多想,此刻手中若是有門炮,哪怕是威力最小的百子銃,他也可以將大門炸開,而眼下只能設法將門炸開了。于是他一邊將攜帶的手雷收集,捆綁在一起,用以破門。一邊命各隊開火壓制墻上的敵軍,掩護爆破手實施爆破。
砰、砰、砰火槍射擊是宋軍最基本的必訓科目,而能入選侍衛營的槍法自然不差,而入隊后還要進行強化射擊訓練,平日輪訓實彈射擊更是不可或缺的,不說各個都是百步穿楊,起碼五十步內說打鼻子不打眼睛。因而他們非是亂槍齊發壓制墻上的敵軍,而是實施精度射擊,一槍消滅一個敵人,雖然槍聲稀疏,卻也打的敵軍不敢冒頭。如此既能節約子彈,也能震懾敵軍,因為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突圍,仗要打多長時間。
轟爆破手在掩護下成功潛到大門處,點燃了集束手雷,但是硝煙散盡,大門卻并沒有被炸開,只是紅漆大門上被熏黑了,看上去也沒有什么大的損傷。
“這大門上包了鐵皮,我們的手雷裝藥太少,難以奏效”一中隊隊邱德才正皺皺眉言道。
“再次組織爆破,數量加倍”譚飛自然明白無論是堡壘,還是城池,大門向來是進攻的主要目標,因而在設計和建造時也會不惜余力和財力的予以加固,他沒有多言而是再次下令道。
“是”隊正下去組織人準備再次實施爆破。
吱扭扭正當要實施二次爆破時,大門忽然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