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過譽了”譚飛略一施禮道,“我朝皇帝起兵只是便立下誓言絕不會放棄一個袍澤兄弟,一定會將他們帶回家中。皇帝得知有軍兵遺落江北,數次解救無果后,下旨動用大軍過江,不惜代價也要救回被困的軍兵。汝等同為大宋子民,陛下必會救諸君于水火的。”
“吾皇萬歲,有此明主,也是我等遺民的幸事啊”劉謙向南施禮道。
“當下我大軍已經過江,奪取渡口,哈必赤損兵甚重,稍后大軍必會攻入鎮中,只要守住院落,我們便能脫險”譚飛言道。
“謝過將軍了,吾等必效死力”劉謙與眾人深施一禮道
進入千戶所,雖然暫時得以脫險,但形勢依然不樂觀。譚飛上城察看敵情,只見院外聚集了近千的敵軍,其中卻不乏老老少少,顯然是征集其最后的力量。這些人戰斗力雖然堪憂,但是他依然不敢大意,他清楚那些老者皆是征戰多年的老兵,戰斗經驗豐富。至于那些少年,雖未經戰陣,可作為軍戶自幼也是作為戰士培養的,且他們初生牛犢不怕虎,作戰更不畏死。兩者組合,也不是那么好對付的。
而這千戶所看似高墻深宅,可依為屏障,但是由于時過境遷,其軍事作用已經大為減弱。首先沒有了壕溝,敵軍可輕易直逼城下;再者由于鎮子的日益繁華,東西兩側都建起了商鋪,其屋頂幾與圍墻平齊,且相距不過數丈,狹窄的地方不過兩丈,他們甚至可不需云梯,只要搭上跳板就能登上圍墻;另外就是兵力的懸殊,自己加上助戰的驅丁也不足三百,敵軍仍是他們的三倍之多。
“放火”譚飛迅速判明情況后,下令點燃東西兩側的商鋪。他清楚兵力上的差距依然是自己的死穴,敵軍依仗兵力上的優勢自可四面圍攻,他們卻得處處設防,如此導致兵力分散,打起來不免顧此失彼。現下點燃相鄰的房屋,自可阻止敵從東西兩個方向進攻,那么自己就可以集中兵力防御兩個方向了。
嗖、嗖十數根火把拋向兩側的房屋,此時的房屋皆是木制結構,少有磚石,蘸火就著。而宋軍是在敵占區作戰,且這些豪宅和商鋪、客棧也早為蒙古人占據,可以說就是敵產,燒了它們也絲毫不會有心理負擔,更不會殃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