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昺也是頭疼,由于自己的政府是歷代少見的商業驅動型政府,眼看著房地產市場有利可圖,也積極投身進去,設立專門機構,經營官地和公屋的租賃。現在政府出讓國有土地給開發商,用的方式是招、拍、掛,即招標、拍賣、掛牌。宋朝朝廷同樣是這樣賣地的,不過當時不叫招標和拍賣,而是叫做“實封投狀”。
朝廷公布地塊和底價,有意向的買家把自己能出的價錢寫在紙上,裝到信封里,投進朝廷指定的標箱,報價期滿,朝廷開箱,公開念出各人的報價,出價最高者可以買到地皮。也就是說趙昺要想用的這些地,同樣要參加競價。
趙昺是苦笑不已,自己想做點兒好事咋這么難啊陳則翁給出的辦法與沒說一樣,即便自己放下身段與開發商們一起去參加競價,成了人們會說他借勢壓人,與民爭利;若是沒成,還得笑話他,一個堂堂的皇帝還不若一個商人有錢,這實在有損自己的大宋土豪的威名。而現實是當前他還真拿不出那筆錢來,此外還有大宋官員不得經商,過去雖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他卻是緊盯呢,自己總不能明知故犯,起碼不能光明正大的做吧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陳則翁當下已經答應可以將城外的那片地撥給自己,而據他所知,那片地不小。曾作為蒙軍杭州都萬戶府的奧魯營地,除了安置家屬,還是制造軍用物資的后勤基地,應當還有些東西可以利用。再者不還是有些拆遷補償在,自己可以先干起來,反正那些俘虜們也是只管吃穿,不給工錢。至于后邊沒錢了怎么辦,趙昺也不再想了,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辦法總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