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狀況也讓楊廣有底氣、有信心實現更遠大的目標,他決定,要跑步實現追趕漢朝的盛世強國目標。也是先是大搞基礎建設。每月役使二百萬人營建洛陽城。征集各地的奇材異石,運送洛陽。農民被迫運輸,千里絡繹不絕,使許多人活活累死在路上。
接著楊廣又開鑿大運河,率兵三次發起對高麗的遠征,結果弄得國庫空虛,民力耗盡。最終急于求成前功盡棄,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舉國烽煙四起,結果禍起蕭墻死于官員兵變,那才是流傳千古的臭事
劉靈確實不知道皇帝在弄什么,可在娘娘們的逼問下也只能將自己所見一一稟明,稱皇帝干的確是件臭事,才會整日弄得渾身臭氣。陛下在御前護軍騎兵旅軍營一處空地上,令輜重營挖了數個深有丈五的大坑,然后又用磚石壘砌,并以青膏泥涂抹,然后將騎兵旅收集的馬糞皆放入其中,加蓋密封,并在周圍挖溝埋了些陶制的管道。
至于這些東西做什么劉靈是在不知,只是聽皇帝說要利用埋在坑中的馬糞發酵產生的什么氣體,再用管路引出,以火易燃用于點燈,甚至可以代替柴炭取暖、做飯。現下陛下每日都是圍著馬糞轉,又逢夏日簡直是臭氣沖天,蛆蟲遍地,環境十分惡劣,簡直是令人作嘔。他昨日僅去了一日,便被熏的頭暈目眩,吃不下飯,今天另尋人代其陪陛下去了。
劉靈本就對皇帝做的事情稀里糊涂,知道的一點兒也不過是道聽途說,根本不知其中所以,這樣一來皇后幾人聽的更是云里霧里,不知皇帝所為。但有一點是清楚了,皇帝當下是天天在騎兵旅,并未去其它地方,且與是與污物打交道,絕非是尋花問柳去了。不過雖不知做些什么,卻也隱隱的覺得陛下如此辛苦定然是在做一件大事。
其實他們猜的不錯,趙昺正是又在做一件超越歷史的大事,當然初衷還是解決垃圾圍城的問題。他考慮以其動用大量人力將糞便和垃圾送出城外,不若設法在城中消化一部分,并加以利用。而現下由于還處于農耕時代,垃圾大部分都是可降解有機物質,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發酵轉化為可利用的沼氣。
趙昺知道沼氣是多種氣體的混合物,其特性與天然氣相似。沼氣除直接燃燒用于炊事、烘干農副產品、供暖、照明和工業外,還可作內燃機的燃料以及生產甲醇、福爾馬林、四氯化碳等化工原料。經沼氣裝置發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較豐富的營養物質,可用作肥料和飼料。
不過趙昺也清楚知道不等于懂的,有了這個思路后,他還是采用小步快走的穩妥方式來推進,先進行實驗積累經驗,然后再小范圍的加以試用,待技術成熟后再行大范圍推廣。畢竟沼氣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危險性,弄不好便會發生爆炸。
趙昺之所以首先選定在軍中開始進行實驗,一者京城中屯駐的御前護軍和廂軍近十萬人,他們同樣是垃圾的產生大戶;二者軍隊紀律嚴明,訓練有素,能做的令行禁止,不僅便于操作,也便于推廣;三者軍中便于調動人力,且不會有那么多的啰嗦事,更不會問為什么,有諸多的顧慮。
而在民間試行,百姓對于新事物接受要有個過程,且對沼氣給生活帶來的變化和好處認識不足。再有百姓對沼氣缺乏沼氣池運行管理的知識和手段,難以保證沼氣正常的運行。另外民間對配套設備的保養和維護能力弱,很容易出現危險。遠不如在軍中先行試行的條件及推廣條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