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視察新訓營,對于新訓營一班人來說雖然倍感壓力,但是也并不覺得有什么,畢竟上級前來視察、考核也算是常事。流程一般就是整理衛生,給視察者一個良好的第一感觀;接著與主官談話后,就是在操場上列隊操演,展示訓練成績;再便是參觀營區,與新兵座談,近距離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及對軍官是否有虐待新兵的行為;最后就是與大家共進午餐。
對于這些基本流程,大家都是耳熟能詳,也有應對的措施。不過也會有多事的官員會查看花名冊,點檢人數,甚至查一查賬目,看看有什么貪污和侵吞財物,克扣新兵軍餉和膳食費的行為。他們自認這些做的都不錯,即便查也發現不了什么。
且現在新兵才入伍不足兩個月,還處于徒手隊列訓練階段,也就是走走隊列,練習基本的戰術動作,學習軍法和號令及洗腦式的忠誠教育。所以即便出現些紕漏,他們也不擔心,畢竟新兵入營時間短,出現些問題也正常。但他們還是會采取些措施,力求做的盡善盡美,畢竟這次是皇帝視察,若是出了問題被追究的不僅是他們,還會牽扯到兵部和其它相關單位,而最倒霉的還是他們。
皇帝視察起初也是按照過去的流程進行的,但是在視察到三大隊的營區后,突然拿過花名冊隨意抽取了一個中隊,令他們即刻集合進行點驗,并要求全員參加,不得以任何理由缺席。隨著命令的下達,尖利的集合哨聲響起,三大隊十二中隊立刻集合。
陪同的新訓營一班軍官及三大隊的指揮使臉色立刻不好看了,尤其是看到幾個身上連圍裙都不及解下的新兵入列后,汗都下來了。慌亂中總算整好了隊列,隨后小皇帝親自拿著名冊開始點驗,核對人數及姓名。他們的心都提溜起來了,可此時他們知道任何話語都會被視為有意遮掩,而猝不及防之下也讓他們無法做出任何補救措施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吳洪的一番話是無心之舉,卻不知道已經被小皇帝記在本上了。不過趙昺倒不以為奇,露巧藏拙可以是說是人的本性,誰都想將自己所長顯示出來,連賣水果的小販都知道將個大鮮亮的放在明處,小的長斑的放在下邊。在趙昺看來平常的時候玩點兒心眼非是什么大事,但是在軍中這種行為卻是致命的,尤其是新兵訓練營。
往小處說是弄虛作假,往大里說則是關系到一支軍隊的作風和水平問題,尤其是會給新兵一種錯誤的認識,將欺上瞞下當做理所應當的事情。而其終會成長為老兵,甚至軍官,會習慣成自然的將這種觀念又傳承給下一代士兵。長此以往,對軍隊的傷害將是十分嚴重的,甚至是毀滅性的。
不過趙昺對于新訓營的伙食還是比較滿意的,當然不是指的味道,而是在量上。隨著經濟的改善,軍費得到保證,伙食費也幾經調整,不僅要吃得飽,也向吃得好轉變。每天的主食可以足額保障,副食也講究起來,每天的菜蔬、肉食、油、鹽、調料都有標準。
他知道吃得好壞不僅能穩定人心,也是戰斗力的保證,而肉食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但是因為屯駐地區的不同,供應的品種和量也有不同。因此趙昺專門要求兵部出臺政策,不要過于拘泥于規定,可以因地制宜的進行改變,豬羊多的地方可以多吃肉,近水的地方也可以用水產品代替,但是要保證將膳食費用足、用好,每文錢都吃到士兵的肚子里。
現下新訓營在太湖,魚蝦便宜,自然可以多吃,趙昺進去就看到伙房中不僅有肉,且加上這一百多斤魚,即便不及細算,也基本符合規定。起初他還擔心是因為自己的到來而采取的應急措施,但是聽吳洪的話頭,說明吃魚是有固定日子的,只不過是自己趕上了,這才讓他放下心來,感到欣慰。
“聽吳兄口音應是江浙一帶的吧”趙昺此時已經當了十多年的領導,成了一個成熟的政客,再不是蘸火就著,容易沖動的孩子,知道此時發作也無益于事情的解決,而是笑著問吳洪,想從中了解更多的情況。
“家籍紹興的,不知黃兄家籍何處”吳洪點點頭,又反問道。
“祖上是開封的,南渡之后客居錢塘”趙昺想想言道,卻也不是假話。
“難怪黃兄官話說的如此好,不過世居百年,也算是吳人了”吳洪言道,也正是因為趙昺滿嘴的正宗官話,讓他一時不敢斷定其籍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