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一句要當賊,把大家都驚住了。要知道御馬營能騙取敵軍的戰馬是有許多僥幸的成分在其中,且現在敵軍已經有所警覺,將牧場北移,想復制此前的行動幾乎不可能。再者對岸有數萬匹馬,用偷字恐怕太含蓄了,說搶才是最恰當的,而這才符合小皇帝的脾氣。
“陛下,如今我們在與蒙元和議,挑起邊釁只怕不合時宜吧”陳識時十分清楚小皇帝的心思,他作為御前辦的主事當然則無旁貸的有提醒之責,在馬上施禮道。
“和議可否已經達成”趙昺反問道。
“這現下只是初議,并無進展,更沒有達成協議”陳識時愣了下言道。而心中暗道小皇帝這是明知故問,其根本就不想達成和議,哪里會有結果。
“那便是了,雙方即沒有達成協議,那么宋元就仍是敵國,何來挑起邊釁之說。”趙昺攤開兩手笑道。
“就是,韃子就是我們的大宋最大的敵人,還講什么理由,想打便打就是”陳鳳林聽了在旁插嘴道。
“可偷馬之事,總歸有失君子之風”陳識時知道這幫驕兵悍將沒事還想找事兒,況且還是皇帝提議的,自己與他們爭辯就是自取其辱,便轉而道。
“陳主事要跟敵人講君子之風那只怕就沒有我們今日了”趙孟錦感覺聽到了世上最好笑之事,他作為最早追隨小皇帝的諸多人之一,自然清楚陛下是如何起家的,可以跟君子之風絲毫不沾邊的。
當年的小皇帝雖然頂著衛王和天下兵馬副帥的大帽子,趙孟錦卻也知道其是兵無一個,錢無半文,起家的本錢就是在疫船上坑了追擊疫船的蒙元敵船上的財物,才在帥府成立后維持住局面。而赴瓊州時已經是囊中空空,小皇帝的辦法就是搶了廣州;繼位之后為了解決行朝遷瓊后的財政困難,辦法依然是搶,進而洗劫了泉州;收復江南后雖然文雅了下,打著沒收敵財的名義,實質上還是搶了蒙元在江南之財。
所以趙孟錦等人都清楚小皇帝的性格,其外表雖然是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可為達目的對什么所謂君子從來不在乎,要真想做什么天王老子也攔不住,況且這只是幾匹馬的事情。而現實情況卻也是缺馬之事已經影響到了當前戰局,沒有比去搶更有效和現實的解決辦法了。
“來,到那邊我們去議一議,看如何行動”趙昺指指坡下靠近江岸的一片樹林道。
“是,陛下”眾人齊聲施禮道。
陳識時也明白小皇帝下定決心要做的事情,即便是朝中重臣也攔不住,況且是自己這個幕僚,而他也知自己的職責就是陛下一旦決意去做,自己即便不滿也要竭力配合,出謀劃策,而不是消極應對,因此即刻吩咐一名侍衛回御舟之上去取所需的一應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