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的工匠不但要承擔船只的日常維修,還要處理在航行中出現的桅桿折斷,船體漏水等大事故,而這個時代的船只又是木制結構,因此他們的木工技術都是過硬的,何況是御舟上的工匠。對于這么簡單的一件器具,并沒有花費多少力氣便制造成功。
小皇帝時常會搞出些新鮮玩意兒,對于這些時常陪伴在陛下身邊的人們來說已是平常事,但也吸引了一眾人等的關注,大家圍在邊上左看右看,一時也弄不清是干啥用的。直到小皇帝親手解開了謎底,才恍然這是用來清洗衣物的機器。
本來就苦于清洗衣物的眾人獲知后自然躍躍欲試,得到準許后立刻有人抱來一堆臟衣,在小皇帝的指導下開始操作。開著一桶水在人的踏動下飛速旋轉起來,臟衣經過一刻鐘的洗滌和漂洗后逐漸變的干凈了,眾人無不稱奇,紛紛爭相試用。
其實在趙昺看來這種人力洗衣機雖然并不見得比手洗省下多少力氣,還需要反復注水浣洗,但是能夠一次性清洗多件衣物,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可以對濕衣進行甩干,這對于長期生活在海上的水手和水兵是個福音,因為在潮濕的環境下,一件衣服晾了一日,卻還是濕漉漉的,有了這個神器相對來說就有了極大的改善。
不過這臺洗衣機畢竟是趙昺一時心血來潮之作,在試用中還是發生了些問題,比如波輪的傳動軸在與缸體的連接部分,雖然采用牛皮墊兒進行了密封,但是在操作中仍會有滲水;在啟動時比較吃力,時常會發生皮帶打滑的現象等等。
可即便出現了下小毛病,大家依然熱情不減。而趙昺也相信這個簡單的機械將會很快流傳開來,逐步進行推開,將無數的人從繁重的洗衣中解放出來。千萬不要小瞧了這個時代的能工巧匠,這些存在的瑕疵會在傳播的過程中會不斷的被不斷的被改進和克服,并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形態,但此已經不是他所考慮的了,因為他的任務就是創意。
趙昺吩咐工匠們再仿制幾臺,一者自用,二者留給諸軍使用。有些事情做,讓等待的時間不再那么難熬,雖然他已經將指揮權下放給了鄭義,但其也不敢怠慢,將戰事的發展情況不斷回報。到了子時,偷渡的各軍皆已就位,水軍的輸送船隊業已接著漲潮退回了海中,但他們并沒有回港,而是在附近海域游弋,以防意外發生,可以迅速接應。
與此同時,騎兵旅率先展開突襲,他們將配合陸戰隊清除馬場上的敵守軍,收攏馬匹,配合御馬營的馴馬師將戰馬驅趕到江邊的渡口。從御舟甲板上便能看到騰起的火光,聽到陣陣的槍聲,卻難以看清島上的戰況,但趙昺從不斷的回報中知道戰事進展順利。
牧場上駐扎的蒙軍并沒有多少人,除了蒙元太仆寺的官員和衛隊,就是放牧的牧奴。且他們也沒有想到宋軍會在汛期渡江來犯,更沒想到宋軍的行動只是針對他們的馬匹,還以為是南朝是要大舉北伐,自知根本無力抵擋,便趁黑逃命。駐扎在海州的蒙元軍隊接到報告,又見城外火光沖天,宋軍往來不斷,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哪里敢出城應戰。只能一邊集結隊伍上城防守備戰,一邊遣人向所屬萬戶府示警請求增援。
待到清晨退潮之時,早已做好準備的輜重營立刻行動,僅用來不足一個時辰便在江上架起了浮橋。收攏起的馬匹也隨之過江,而這邊的御馬營也早已騰出地方,將馬群分別引導到欄中安置。馬群過江之后,陸戰團也交替掩護撤回到崇明島,殿后的騎兵團返回后,渡橋也即刻被炸毀。
“稟陛下,屬下幸不辱命”塵埃落定,鄭義上船拜見小皇帝回令。
“辛苦了,朕都看到了”趙昺笑著讓其免禮道。此刻的崇明主島上多了上萬匹戰馬,放眼看去到處都是,除非裝瞎,是人都看得到。
“陛下,此戰我軍以奇襲奪馬,傷亡甚微,卻也不是交戰時受傷,而是急于奪馬被那些未經馴服的野馬所傷。”鄭義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呵呵,過去苦于無馬,現下突然掉到馬群里,就是朕也會樂得不知東西南北了”趙昺聽了卻未責怪,而是擺手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