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帥有所不知,在當地盤即是搬運之意。古時行舟過灘,有時需要靠拉纖上灘,為了使船輕便,船上貨物要先卸上岸,靠人力搬運到灘的另一頭。等空船被纖夫拉過灘,再將原貨物裝運上船。有時船只下水放灘有危險,商人往往也選擇盤灘,以確保貨物安全。”錢水生解釋道。
“哦,一行之業竟然可興一鎮。老丈彼時是如何過灘的呢”劉師勇沒想到一起意外的災難竟然能夠使得一個行業興起,并形成一個市鎮,看起來福禍相依卻有道理,因此也懷著僥幸之心問道。
“都帥,枯水季節江水跌落,青灘灘流一夜之間成了梳子背,于是江流在暗礁密布的河心撕扯打旋,形成一個個或明或暗的漩渦。此時船過青灘,如果是逆流船,拉纖得成倍增加纖夫,而且要卸掉舵將船倒轉,尾朝上,頭朝下,倒著往上拉,這樣才能減少船上灘的阻力。如果是順流船,就需要把船身打橫,使得船體和江流方向垂直,這樣才能增大接觸漩渦涌浪的面積,多增加幾分安全。但即便人們如此小心翼翼,仍然不時有船只被青灘吞噬。”錢水生舔舔嘴唇解釋道。
“如此說來,若是方法得當,大船也能過灘,但是要小心漩渦和暗礁,有足夠的纖夫拉纖即可過灘嘍”劉師勇聽了心中一喜道。
“都帥所說甚是,但如將軍這般的戰船過灘也是極其困難,小老兒萬不敢保證可以過灘”錢水生點點頭,又搖搖頭苦笑著道
航道疏通完畢后,劉師勇先分遣數艘小船試航,命水手分站在兩舷用竹篙一步一插竿,一步一打探,竿頭一觸到石頭時,便呼叫讓領江指揮舵師,正確扳舵,避開礁石,并將位置和水深記錄在案,同時測定水速。然后繪制水圖,將暗礁的位置一一標注。
幾艘小船試航成功,且制出航圖后,眾人皆松了口氣,但是對中型戰船能否通過還是不敢確定。而中型戰船在千石至一千五百石,無論是長度,還是寬度比之小型戰船都要大出不少,靈活性和操控性皆差的多,因而新辟的航道小船可以通行,中型戰船卻未必。
“本帥座船先行,待成功之后,爾等再隨行”劉師勇見眾將還有疑慮,笑笑頒令道。
“都帥乃是一軍之主,怎能犯險,末將愿率先試航”先遣船隊統領彭輝上前施禮請命道。
“末將不才,亦愿一試,雖死無悔”隨行的護衛炮船指揮使周平也請命道。
“不必再爭,本帥的座船船體最大,只要此船能夠通行,整個西征船隊的船只皆可過此險灘。且本帥身為長江防御使,身先士卒既是職責,也是本分”劉師勇擺擺手,以不容質疑的口氣言道。
“這末將等遵命”大家皆知劉師勇所乘的戰船長十八丈五尺,寬三丈一尺,要比海船要顯得胖一些,船樓有三層,可搭載四百名士兵及隨身裝備,或千余石貨物。船以五對輪槳驅動,在船艉至兩層動力艙,分別由五頭牛推動錐輪作為船的動力,在水勢平穩的水面上可日行五百里。此型車船是此次西征船隊的主力戰船,只要其能夠通過,其它戰船自然不在話下,眼見其意志堅決,大家也只能遵令。
劉師勇令座船上無關人等皆下船,只留操船的水手,他站在駕駛艙中督戰。主將不惜性命,底下的兵將自然用命,兩位灘師受其勇所感也上船指導。他按照灘師的指點,不走礁石密集的南漕,走水流相對湍急、大珠雄峙的北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