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前些日子曾奉命出京撫軍,視察了前線各部。發現在昆山一帶備戰設伏的官兵生存環境十分惡劣,他們出營在野外駐扎,為了不暴露目標不能大規模的扎營,只能散于荒野之中。靠近前線的部隊更是艱苦,他們為了隱蔽不能生活做飯,也不敢舉火取暖,只能忍饑受凍,體力消耗很大。另外內遷的百姓也是怨聲載道,他們離家日久,思鄉情切,有些人甚至偷偷返鄉。現在天氣愈加寒冷,風雪交加露宿于野外,傷病者將日甚增加,臣以為再耗下去已無必要,不若命眾軍歸營。”陳任翁誠懇地言道。
“陛下,臣以為陳尚書所言甚是。”這時兵部水軍司郎中呂師文接言道,“臣受命前往第一水軍處巡查,他們當下避之江口外海待命,他們已經在海上漂泊兩月有余,未能靠港休整,且補給也十分困難。而季風將至,風暴日趨頻繁,船隊長期逗留海上,風險也日益增加。”
“你們兵部的意見是要放棄此次戰役”趙昺看向兵部諸將問道,見他們皆點頭稱是,又扭臉問韓振,“樞密院是否也同意兵部的意見”
“陛下,臣對兵部放棄此戰有異議”韓振施禮明確地道。
“哦,請講”趙昺面色沒有絲毫波動地道,他知道自己要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卻不能表露自己的態度,而影響到他人的想法。
“陛下,臣以為當下我軍各部備戰做的十分充分,并沒有暴露我們的戰略意圖。而蒙元雖然沒有發動大規模的作戰行動,小規模的沖突卻時常發生,尤其是在近一段時間出動百人以上兵力的戰斗就有十余次,且多數都發生在我們想定的區域之中。因此臣判斷敵侵略江南的企圖并沒有打消,只是在等待時機,或是為其它事情糾絆,才導致他們沒有采取大規模行動。”韓振言道。
“汝以為是什么導致蒙元方面遲遲沒有動兵”趙昺喝口茶繼續問道。
“臣考慮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蒙元方面希望在嚴寒到來之時用兵,因為彼時土地和溪流封凍,便于騎兵快速機動,而無需考慮行軍道路和江河的阻礙;二是蒙元內部可能發生了問題,可臣由于情報所限,一時無法獲知”韓振沉思片刻回答道。
“汝猜測蒙元內部發生了動亂,以你的猜測應是何事盡管大膽說,錯了也沒有關系”韓振的話讓趙昺腦子中靈光一閃,他知道江南的冬天最冷的時候也不會如北方使土地冰凍三尺,小的溪流雖然會封凍,但水量大的河流依然不會結冰,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內亂了。
“臣以為最大可能還是錢”韓振舔了舔嘴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