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火槍手采用的是線性戰術,若是待敵進入射程之后就開槍,不僅浪費火力,且難以有效殺傷敵軍。所以趙昺針對蒙軍的特點設計的戰術是待其轉身準備引弓之時在開火射擊,如此敵兵就如同排著隊往槍口上撞一般,殺傷效果自然要好的多。
“果如傳聞所言夷狄用兵,每弓騎暴集,偏攻大陣,一面捍御不及,則有奔突之患。陛下雖有定策,可也要小心應對啊”王應麟見敵騎往來突擊,箭矢如蝗,但其為了能突破火槍齊射的彈幕,發揮弓矢威力而前仆后繼的倒下時,仍然為其氣勢所懾,抬袖擦擦額頭上的冷汗道。
“王知事稍安勿躁,這只不過是宴飲前的看盤,若是我軍在這點兒陣仗前都要恐慌,和談收復中原”趙昺笑笑道,他知道其提出的問題很低級,但是還是耐心的解說,因為他十分清楚宋蒙間的戰爭絕非是一戰可以定天下的,而是要持續數年,甚至十數年,讓這些文臣,尤其是決策圈的執宰們多了解戰場上的實情,對以后還是有益處的。
“王知事,從歷史上看騎射能夠延續和發展千年之久,且讓北方游牧的戎狄一次次南下征服中原,其實是與以步軍為主的王朝缺乏有效遏制騎兵行動的攻擊手段有著很大關系。因為在步軍以刀槍和弓弩為主要作戰兵器的時候,步兵對陣時很難同時兼顧肉搏和遠程攻擊任務,而眼前的騎射手卻可以便捷的實現遠程射擊和沖擊戰陣的轉換,借助戰馬實現以少勝多。”
“這也是陛下極力發展火器的原因嗎”王應麟聽罷似有所悟地道,他剛剛也看到隨護的侍衛們絲毫沒有為戰場上激烈的戰斗所動,甚至眉頭都沒有皺一下,自己也不免為自己的慌亂而汗顏。
“嗯,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趙昺點點頭,“王知事請看,我軍步兵單兵裝備的火槍,射程遠遠超過弓弩,威力和殺傷力也勝之,普通的甲胄根本難以阻擋。所以可以取代弓弩兵進行遠程擊殺敵軍,而當火槍裝上刺刀時,長度不遜于步軍陣前搏殺的短矛,如此便做到一兵兩用。再加上無堅不摧的火炮為援,騎兵的優勢已經被大大消減,因而在堂堂之陣中,騎射雖然會讓對方很頭疼,但并不是無法克制,也做不到無敵,在對攻時已不足以給我們造成致命的威脅了”
“哦,那騎兵的作用日漸消退,陛下為何還要大力發展騎兵”王應麟不解地道。
“并非如此,騎兵真正的可怕之處在于正規作戰之外的偵查、襲擾、阻斷之類的前哨戰與后勤線上的破襲戰。這類小規模的作戰往往充滿突然性和異常殘酷,也是優秀騎射手的用武之地。且在地形廣闊的平原地區與大漠草原等作戰區域,步兵若是無險可守和騎兵的掩護,仍就會遭遇百騎環繞,可裹萬眾的困境。”趙昺擺擺手道,“當下我們依營作戰,又結成大陣,有險可據,且我們已成圍城之勢,縱深不過十里,數萬人在這么狹小的區域相爭,蒙元擅長的戰術受到遏制,優勢難以發揮,所以要想攻破我們的防線幾無可能,不識時務的強攻只會徒增傷亡罷了。”
“陛下分析的極是,是臣妄言了。”王應麟聽得是連連點頭,現下的情形亦正如小皇帝所言,沖陣試探的敵騎在火槍的集射下傷亡慘重,而當他們重新集結時又遭到各個營屬迫擊炮隊的轟擊,炸的他們四散而逃,難以重整隊形。而又想到陛下剛剛所言又問道,“陛下言火槍可克制敵騎,卻是原因之一,臣請陛下再指教一二”
“說起來此種緣由也是無奈,這也是為了考慮戰場上的消耗和經濟原因”趙昺聽了不由地苦笑道。
“愿聞其詳”王應麟聽到這個原因大為驚訝,施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