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已授予其機宜之權,自可放手指揮,勿需請示”趙昺依然端著望遠鏡看著戰場,沉聲回答道。
“是”譚飛立刻令觀通手回復,想了想又讓手下侍衛傳令加強警戒,并調親衛團在望樓前布置防線。
“緊張了”趙昺見狀放下望遠鏡回頭問譚飛道。
“嗯,屬下有些不安”譚飛點點頭,并沒有否認。
“呵呵,我軍還是頭一次面對這種大規模沖陣的場面,朕也是如此啊”趙昺笑笑道,絲毫沒有掩飾自己的緊張道。
在瓊州,由于作戰方式的限制,蒙軍數次犯境都是以海上為主戰場,能夠登陸的敵騎有限,根本機會發起成規模的沖擊;在泉州之戰中,敵軍以漢軍為主騎軍兵力有限,最大也就是千人隊的沖鋒;而收復江南的戰役中,最大規模的對抗騎兵作戰是在皇陵區,但是宋軍占據有利地形,并修筑了完備的防御工事,敵騎軍難以發起如此規模的戰斗。
所以面對數萬騎兵沖陣的戰斗,不僅趙昺是第一次經歷,大家也皆是如此,能否頂得住,能否能夠取得勝利,其實大家都沒有底兒。但他覺得萬事皆有第一次,且各部皆經過對抗敵騎兵沖擊的演練,又是依托軍寨據守,而地形上也對敵騎的發揮不利,還是讓他有了對攻的底氣。
“倪都帥,為何還不下令開炮射擊,敵騎兵都快到鼻子底下了”王應麟眼看著大隊敵騎鋪天蓋地的呼嘯而來,迅速逼近,而我方前沿步軍后撤,已經為炮兵讓出了陣地,但是并沒有開火射擊,不免急躁起來,拍著欄桿道。
“王知事勿急,只打前隊不能遏制敵軍沖鋒勢頭,只要將其后隊打散,才能挫敗敵軍的進攻”趙昺言道。
趙昺十分清楚蒙軍在進攻時最常使用的作戰方法是在輕騎兵掩護下,將部隊排成許多大致平行的縱隊,以很寬的一條陣線向前推進。當第一縱隊遇到敵人主力時,該縱隊便根據情況或者停止前進或者向后稍退,其余縱隊仍舊繼續前進,占領敵人側面和背后的地區。這樣往往迫使敵人后退以保護其交通線,蒙軍乘機逼近敵人并使之在后退時變得一片混亂,最后將敵人完全包圍并徹底殲滅。
而蒙軍沖陣時,標準的戰斗隊形是由五個橫隊組成,每個橫隊都是單列的,各橫隊之間相隔很寬的距離,前兩個橫隊為重騎兵,其余三隊為輕騎兵,已便能夠保持機動的同時,前隊和后隊可以恣意穿插變換隊形。此外在這五個橫隊的前面另外還有一些輕騎兵部隊負責偵察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