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縣,城中百姓皆已撤出,寶眷也已出城,我們也走吧”嘉定縣都頭高良領著幾個衙役進了大堂向知縣康寶華施禮道。
“要確保城中不遺漏一人”康寶華抬起頭臉上不無疲憊地問道。
“知縣,小的已經帶人巡視了兩遍,都已人去屋空,未見有人”高良再施禮回稟道。康寶華這才起身,拿起收拾好的印信,縛在身上道。
“燒了”康寶華在衙役的陪同出了縣衙,又會合了等在街上的一隊鄉兵,向東行了不過百步便是倉廩,他要過一根火把推開大門道。
“知縣,大火一起,城中只怕片瓦不剩,還需慎重啊”高良聽了吃了一驚道。他知道城池本就狹小,城中商鋪密集,民居毗連,一把火起就是火燒連營,整座城被燒成一片白地。
“敵軍將至,難道還用來資敵嗎”康寶華聽了回首憤然道,將手里的火把拋入了倉廩之中。
“知縣”高良與眾人無不悲戚地喊道,他們不是心疼倉庫中不及帶走的財物和糧食,而是知道這一把火過后,將無家可歸。
“點火”康寶華并不為所動,面色猙獰地吼道。
“遵命”眼見平日溫文爾雅的知縣此時面露兇橫,心中一凜,吩咐鄉兵們進入放火。
“唉,本官真是嘉定的罪人”正是天干物燥的時節,倉廩又是木制結構,其中存儲的絲帛和糧食也皆是易燃之物,轉眼間火勢便起,已經難以撲救。康寶華看看近旁的縣衙,又抬手瞅瞅城中火光中聳立的法華塔,再看看黑漆漆的街道上,滿是倉皇撤離后拋棄的雜物喃喃言道
嘉定縣是于嘉定十年,經朝廷批準從昆山縣析出安亭、春申、臨江、平樂、醋塘五鄉凡二十八都設立新縣,以松江為界,將昆山一分為二,南邊屬嘉興府華亭縣,北邊屬平江府嘉定縣,以年號為縣名。而建立新縣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偏遠、難治。民眾目無官府,不服管理,抗拒稅收,聚眾械斗的社會風氣。
嘉定南襟淞浦,北帶婁江,跨練祁河、橫瀝河十字之交,因為嘉定縣地理位置偏僻,開發程度低,沒有什么軍事和經濟,且當時經濟條件有限,城池以挖掘護城河的泥土堆起來夯結實,使之高出地面,建成了一座城圍只有三千余步的土城。城墻低矮,城頭上沒有雉堞,也沒有刁樓守鋪,只能說初具了城池的基礎功能。
嘉定城中心在橫瀝河與練祁河的交叉點州橋,傍著橫瀝與練祁,形成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在四條大街延伸處,設立四座城門,形成“十字加環”的格局。衙署占地二十余畝,房屋一百二十間左右,全部縣級辦公機構都設在衙門里,并建有孔廟、社倉、城隍廟等,具備了城池的模樣。
建縣以后,依河、臨海的位置優勢得以發揮,本就是因市而興的嘉定商業日漸發達,一躍成為松北巨鎮。蒙元入侵江南后地處偏僻并沒有受到多大波及,反而由于海運的興起,毗鄰太倉的嘉定日漸繁榮起來,人口暴增到三萬余戶,城中居民也達到二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