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乃是京畿重地,朝廷錢糧之本。即便天大的理由,也不能讓敵深入腹地為虐啊”康寶華卻沒有那么樂觀,也無法理解李暉對小皇帝的何來的信心,搖著頭道。
“正是如此朝廷才不會輕易放棄。但是我等卻沒有接到堅守城池的諭令,置司反而令我們撤離鄉民,避免損失,這其中便可說明朝廷早有計劃,只不過出現了些許偏差。”李暉笑笑道。
“縣尉曾在軍中供職,若汝看我軍會如何應對”康寶華想想也是,轉而又問道。
“既然置司要我們撤往松江以南,那么多半會以松江為險阻敵,圍殲來敵。”李暉想也沒想便說出了自己的猜測,看其似有不信又言道,“敵軍千里奔襲,深入我境必然兵疲,而我軍以江為憑以逸待勞,適時反擊,甚至可迂回到其后將其包圍在此,敵即無后援,又缺乏糧草,又能猖狂幾日。”
“眾人快行,前方有大軍車馬接應,備有熱水、熱食”仿佛為了印證李暉的說法一般,這時一隊衙役騎馬順著大路逆向飛馳而來,還不斷的高聲喊著。
“稟知縣、縣尉,我朝大軍已經在封浜集布防,在松江上架起浮橋,接應難民過江”稍時那隊人馬已到近前勒住馬,高良跳下馬上前稟告道。
“有多少人馬”康寶華驚喜著拉住高良問道。
“卑職不知”高良搖搖頭,看知縣臉上浮現失望之色又道,“很多很多,一眼望不到邊,還有運兵船只不斷靠岸,根本無法計數。”
“哈哈”康寶華聽罷突然仰天大笑,臉上充滿了劫后余生之喜。
“知縣,胡縣丞已經先行過江與華亭縣接洽,那邊業已做好了安置的準備,特令卑職前來接應。”高良接著言道。
“好、好,咱們快行,渡過江去便安全了”康寶華看向李暉欣喜地道,顯然對其已然信服。
“知縣上馬吧”李暉讓衙役讓出一匹馬,扶著其道。
“如此本官不恭了”康寶華聽到喜訊,頂在心口的那股勁兒立刻就泄了,頓覺滿身疲憊不堪,也不再推讓,在其的幫助下上馬拱手道,臉上再無焦躁之色,意氣風發的向朝陽行去
在此同時,宋軍已經到達松江北岸的江橋鎮,瞬間將這個并不繁華的小鎮變成了一座巨大的軍營。趙孟錦也隨軍前來,在鎮東北處的一座小廟開設了指揮所。廟看似不大,但是周圍遍布的瓦礫也昭示著其曾經的輝煌。其百年前香火極盛,擁有廟宇千余間,供奉著如來佛、十八羅漢、千手觀音及天狗、猛將、土地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