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奇襲船隊本來就先天不足,火器衛和搭載的步軍從上至下皆是北方人,稍有擅水者,對于操舟行船是一竅不通,全仗強征的民間水手駕船。要說這些船夫也算是水上好手,可他們并沒有經過軍事訓練,更不懂得如何編隊,如何結陣,不知道各船間如何掩護、配合,也看不懂號旗,出航不久編隊就已經亂套了,成了各自為戰。
另外船隊所用也是各種船只拼湊而成的,大小不一不說,還有的是靠風帆推動,有的是靠槳櫓催動,速度肯定快慢不一,隨著距離的延長,速度差別的后果就顯現出來,本應作為前哨的小船很快被風帆催動的大船超越。而小船多靠槳櫓催動航行,人的體力總是有限的,即便想追上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時間不長,整個船隊就像羊拉屎似的,哩哩啦啦的成了一條斷斷續續的長線。
這種混亂的情況在天完全黑下來后更加嚴重。由于擔心被宋軍發現,暴露目標,賀惟賢嚴令各船不準掌燈,于是乎各船間難以確定彼此間的距離,而船又不想陸地上的車,發現要撞上了可以急剎車。因此待看到兩船距離太近的時候,停船和轉向皆已來不及,此時就看誰的船大,誰的船結實了。所以往往一聲巨響之后,還伴隨著一陣陣的呼救聲,但那些旱鴨子們撲騰一會兒也就沒了聲息,許多人不及搶救便被淹死了。
此外,水手們也并非熟知湖中的每條航道,而夜晚他們往往也不會行舟,以防止誤入淺灘擱淺或是迷航,即便無法返回也會就近靠岸下錨等待天明。可此時在夜暗之下行軍,只能緊跟那些有夜航經驗、熟知地形的水手行船。而那些脫離船隊的船只就沒有那么幸運了,觸灘沉沒的有之,誤入河汊、葦蕩迷航的有之,不辨方向在湖面上打轉轉的有之。
賀惟賢發現不對后,也試圖重新編隊,但是一時間又想不到恰當的方法。升起桅燈讓船只想自己靠攏,卻擔心被宋軍的哨船發現,更怕被其它船只碰撞;號角聲確是蒙軍都聽得懂,但也不敢吹,那玩意兒發出的聲音在空曠處能傳出二三十里,被宋軍聽到了豈能不提高警惕。
方法還未想出來,賀惟賢這時也堅持不住了。隨著船隊深入湖心,風也大了起來,而他乘坐的舫船吃水淺,上層建筑高,受風后搖擺比之其它的船要劇烈的多。他不可避免的暈船了,不但吐的暈天黑地,暈的站不住腳,被隨從架到艙中休息去了。而賈振厚雖然也暈船,但還比其抗力強些,還能勉力堅持,他也顧不得許多了,通過呼叫讓各船盡量靠攏行事,勿要走散了。
而更讓人焦心的是,水陸兩軍無法聯絡。且這個時代也沒有手表,雖事先約定了會合攻擊的時間,可誰也弄不清現在到底是什么時辰,是快了,還是慢了也不知道對方進軍是否順利,到達了什么位置。一切都如盲人瞎馬一般的亂作一團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