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軍中嚴禁飲酒,尤其是戰時飲酒更是重罪,包括羅大同在內也是數個月沒有嘗過酒味了,今日陛下開恩賜酒,雖然淡些,卻是當世名酒,也是難得了,足以略解相思之苦了。可礙于陛下在座,他們再想也要矜持些,自不敢放肆豪飲。
“既然是好酒,大家再喝上兩碗”趙昺見眾人臉色,一碗酒下肚皆是意猶未盡之意。且他也知道這酒度數不高,與現代的啤酒差不多,婦幼也盡可飲用,對于這些熱血漢子不過比白水強些,再飲一些也會誤事。于是招手讓人再斟酒道。
酒有時候真是個好東西,幾碗酒下肚,加上趙昺平易近人,大家也便放下了矜持,話也多了起來。可皇帝畢竟是皇帝,眾人還是有所忌憚的,不敢過于放肆,敬了幾杯酒之后便罷。而兩部之間就不客氣,他們投壺做戲,相互勸酒,十分熱鬧。
起初得到譚飛預警的羅大同還是十分警惕的,說話十分謹慎,酒也是淺嘗即止,等待陛下問話。可等來等去,皇帝始終沒有問罪,話題也很少涉及前時戰事,即便問及也只是有關戰報上較為含糊的細節。他也漸漸放開記,話也多了起來,仿佛又回到了從前日日相伴的日子。
幾壇酒下肚,眾人已是微醺,而對于行伍之人也不要指望他們吃飯有多斯文,即便幾個儒士出身的虞侯也早沒有了多少儒雅,因為手慢了就要餓肚子,喝的慢酒便沒了,所以幾上的菜肴也多是見了底。而趙昺對這些也是不以為意,令人將殘羹撤下,重新布菜,但就卻不再多上,只留了一壇。
“大戰在即,今日便不再飲,待來日兵進汴京,再與諸位痛飲”趙昺舉杯喝了口酒對眾將道。
“戎機在身,陛下賜下酒宴,屬下等已是深感皇恩浩蕩”羅大同聽了起身施禮道。
“末將等愿追隨陛下收復汴京,復我舊土”其余的人也齊聲施禮道。
“此是私宴,不必多禮”趙昺壓壓手讓眾將坐下道。
“謝陛下”
“諸位多是自瓊州便追隨于朕,算起來也是身經百戰,如今皆是領兵萬千的將帥。朕問你們可知何為名將”趙昺再喝口酒道。
“陛下,為將者自當逢戰爭先,奮不顧身,可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自是勇字當先”羅大同聽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