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失察之罪,自請懲處”王應麟安排好提訊之事后匆匆趕回,見面后先行施禮請罪道。
“王相不必多禮,事情還未查清緣由,再者汝日理萬機,難免有疏漏之處,不必自責”趙抬手讓其免禮,安慰道。
“陛下,濠州出現大規模的逃民,臣竟然一無所知,以致驚了圣駕,實在是難逃失職之責”王應麟再施禮,面帶愧色道。
“王相忙了半日,想也沒有用膳,就在此陪朕共用吧”趙笑著擺擺手,要其不必忙著請罪,又留飯道。
“臣謝過陛下”王應麟其實被這件突發的事情弄得有些惱火,并沒有感到饑餓,但稍一思索,覺得借機向陛下解釋一二也是機會難得,便謝恩道。
“陛下,屬下告退了”
“嗯,你親自走一趟,查明后速報朕知”趙點點頭道。
“屬下遵諭,定不辱使命”
由于小皇帝身邊常有侍衛陪伴,且他也并不識的每一個人,因此王應麟聽到其說話才注意到帳中這個三十來歲的漢子。他自北伐以來一直隨扈在陛下身邊,眼前的這個人也只見過幾次。其行事十分低調,有外人在場從不多言,以致他時常忽略掉其的存在,連其名姓都不知道。
不過王應麟也知道內府之中有人專司為皇帝刺探民情,收集政情,但是這些人行蹤詭秘,少為外人知曉。但是他對此類人心存厭惡,以為他們行詭秘之事,非是正人君子所為,因而也無心結交。現下聽了其與陛下的對話,猛然意識到此人可能就是其中之人。
如今在這敏感時期,其奉旨出去辦事,王應麟心中已有八分把握認為他是為濠州之事。但此時他心中卻少了厭惡之感,其此去能夠查明事情原委,也能夠還自己個公道,因此在其經過自己身邊點頭示意的時候,也拱拱手相送。
王應麟對于小皇帝行事也又多了幾分敬服,剛剛在獲知情況后雖然十分憤怒,卻也沒有偏聽偏信逃民的話,武斷的下旨處置濠州官員,而是重新遣人多方詢問,又遣人親赴事發地進行調查。這表明小皇帝行事已經越來越成熟,并沒有因為一時的激憤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王相,請到偏帳用膳”這時皇帝交待完畢事情,已經先行到后帳更衣,王德才過來相請道。